最近的天气都十分明媚,很适合出来走走。但是,不知道在享受“太阳浴”的同时,你是否也注意到市区的多条主要道路上都有这样的场景↓↓↓
随着气温渐渐回暖,树木开始萌芽,市区多条道路的梧桐树修剪工作陆续进入了尾声,但是望着一排排被修剪过后的梧桐树,有部分市民不免心生疑惑:梧桐之乡应该好好保护这街头的景观,为何要对梧桐树下如此“狠手”?
昨天,小编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市园林市政局寻找答案。
市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都怪我们宣传的不够,其实这是我们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还请来园林专家反复论证后才启动的一次专业修剪。”
原来,市区道路上的这一批法国梧桐已经多年未修,在现实生长环境中,地下生长空间有限导致根系较浅,根冠比例不协调,整体树势不平衡,一旦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很有可能会发生倾倒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市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去年桐乡并没有遇到特别的恶劣天气,但市区茅盾路、振兴路还是发生了多起梧桐树倾倒、折断的事故,幸运的是没有发生压倒行人、电线等重大事故,但有车辆和居民门窗受损。除了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外,市区这一批梧桐的树型美观度也差强人意,从现代园林的审美角度来看,不够优美;另外,这几年,桐乡的梧桐树频频遭受一种名叫‘方翅网蝽’的害虫危害,这是一种繁殖快且对植物的侵害程度属于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很容易造成梧桐死亡,而要除虫就必须整树用药,如果不修剪,树冠太大、顶端太高,药物无法喷洒到位,除虫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正是基于安全、美观和除虫等多方面的因素,去年,市园林市政局将梧桐树的修剪工作提上了日程。
但是怎么剪才能既确保安全又能调整树型实现多方共赢呢?
市园林市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小编:“我们不仅自己反复修改方案,还跑到杭州、上海等大城市去参观学习,又请来省里的园林专家根据桐乡情况提供建议,前期调研、准备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确定实施的这个修剪方案是学习上海经验并结合桐乡实际进行再优化的一个方案。”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桐乡对市区梧桐树采取的修剪方式虽然剪去了大部分的树枝,但与传统的“剃头”修剪还是有所不同,相比保留了更多的枝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安全系数,而且对调整树冠、美化树型具有积极意义,更可以调节水肥分配以促进树木良好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
“我们希望通过几个周期的修剪调整,使法桐减小开张角度,达到更平衡的树势及更合理的根冠比例。”该负责人解释,以前市区的法桐树势就像是一个鸡尾酒杯,开张角度大,受风面积也大,希望通过修建可以慢慢调整为香槟酒杯的形状,更美观安全。“树势的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计划根据法桐的生长情况、开张角度等,今后每隔2到3年修剪一次,待到达到预期效果就可以减少干预,只需在自然生长基础上做好合理养护,让这一排排梧桐树成为梧桐之乡更靓丽的街头一景。”
现在您了解为什么梧桐树要被“剃头”了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