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次当妈妈的人来说,在照顾宝宝方面会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可是小宝宝实在娇贵一不小心就会生病,所以这就要求妈妈在宝宝身上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能不熟悉。在我接触的大部分宝妈中,她们最害怕的就是给婴幼儿洗澡,毕竟孩子身体“柔软无骨”的就像一个“水袋”。而且现在已经进入了能感到丝丝凉意的秋季,宝妈在给孩子洗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就越来越多了。
一、多久洗一次澡
有些宝妈听到孩子入澡盆后撕心裂肺的哭声,很是心疼就减少给孩子洗澡的次数,但是就算小宝宝整天待在家里,身上的细菌也会慢慢增殖,如果不洗澡宝宝的皮肤就会发红。所以在夏天建议3天左右给孩子洗一次,等到天气变凉进入秋冬之后就可以减少孩子洗澡的频率。
二、洗澡的时长多久为宜
在宝宝还没有满月的时候,妈妈在给孩子洗澡时要注意对肚脐的护理,避免出现感染,洗澡时长控制在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孩子在1个月~1岁之间,洗澡的时长可以逐渐增加,但是不要超过30分钟。
三、哪些地方再脏也不能长清洗
1.囟门:这个部位是刚出生孩子的头骨没有完全长合留下的缝隙,十分的脆弱。过度的清洁可能会为小宝宝带来很严重的灾难。
2.肚脐:过度清理肚脐可能会让孩子出现感染,而且腹腔中的器官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四、秋季洗澡的注意事项
1.不要开浴霸
家长担心孩子着凉,会把浴霸打开,可浴霸的光线十分刺眼,再加上小孩子眼睛的自我保护机制并不完善,遇到强光不能眨眼做保护。所以浴霸的强光会影响宝宝的眼睛,宝妈要注意。
2.水温变凉怎么办
天气转凉后,宝宝澡盆里的水会凉的越来越快,为了不让孩子感冒,宝妈要及时给澡盆中添加热水。但是在添加热水时,宝妈一定要把孩子抱离澡盆,避免热水烫伤孩子皮肤。
3.保暖工作
宝妈不仅要注意水温还要注意室内的温度,避免孩子因为温差太大发生感冒,在洗澡完毕之后,宝妈要赶紧用浴巾将孩子裹起来,擦干之后再抱出浴室,避免因受凉而感冒发烧。
孩子身上无小事,关于洗澡方面上的注意事项,宝妈你都掌握了吗?
图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青橘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