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教育保障断穷根。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穷县办大教育思想,投入资金13.2亿元,实施教育项目个,极大改善办学环境。建立了全学段教育扶贫机制,共帮扶贫困家庭学生23万人次,兑现资金1.35亿元,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通过“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产业技术等项目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人。
二是就业保障换穷业。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扶贫机制,县财政每年投入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个,每人每年可获得公益性岗位补贴4元。制定《关于在全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解决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脱贫的实施方案》,就近解决贫困人口就业人,每人每月增收元以上。通过壮大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就业、能人带动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和输出培训就业五种就业脱贫模式,解决贫困户就业人。
三是社会保障兜穷底。全面推进“三重医保一站式服务”,对11类医疗救助对象在县内医疗机构住院不设起付线,医疗费用较普通人群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起付线已经降至元。为特困户缴纳医保金万元、养老保险金万元。年,我县共认定11类医疗救助对象人,民政医疗救助人次,发生医疗费用.59万元,新农合报销.97万元,大病报销.85万元,民政救助.12万元。计生医疗救助人次,发生医疗费用.57万元,新农合报销.95万元,大病报销21.12万元,计生救助61.75万元。
来源:桐梓县全面小康办
编辑:毛海庆 杨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