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糖们
咱们的《渝黔文苑》
今天为大家推送第九期
来自安徽的作家
赵爱霞女士发来的《走进桐梓》
作者简介:
赵爱霞,女,安徽淮南人,笔名:空谷幽兰。重庆二月文学社会员,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
走进桐梓
——赵爱霞
桐梓在我的遐想中是一个美丽,浪漫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有传奇。桐梓与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是"中国方竹笋之乡"。红军长征娄山关战役以红二师占领桐梓为关键,使得娄山关战役大获全胜,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个大胜仗,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拔上千米的桐梓因为与渝黔两地相邻的缘故,仿佛一夜之间,她就成了怕热的重庆人的避暑胜地。在桐梓最有名的莫过于夜郎城,有诗人李白的诗歌为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太白闻莺处
太白泉
太白墓
纵然古时候的夜郎荒天野地,但在诗人的眼中也不乏苍凉的诗意,李白被流放到桐梓,内心悲愁,无可排遣,也无人理解。似乎只有诗中月亮才是诗仙的真正知音。历史上的桐梓称为桐梓夜郎,唐宋夜郎,又被称为李白夜郎,这个名字和诗仙李白被贬至此不无关系。桐梓也因李白的到来留下了与众不同的荒凉美和诗意。历史上夜郎古城的消失,给后来留下了许多的迷雾,而古城却因为李白的到来而闻名至今,流传下来的李白文化和夜郎文化使之成为夜郎地域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文化,直接地,一代复一代地影响着桐梓文化和中国文化。
太白书院
为了纪念李白,当地人又称桐梓为“李白夜郎”。为了纪念李白,当地人用李白的名字命名了许多的地名,如:太白诗碑、太白碑亭、百碑台、太白桥、太白泉、太白游乐地等等。人间经历数十万年的沧海桑田,这地图上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世间万事渺小至斯,一切没什么值得可惦念的。更何况一个消失掉的夜郎城?人生亦如此,过往祸福旦兮,当珍惜眼前。
竹王坟
桐梓夜郎,也有史学家文人墨客称其为“唐宋夜郎”。诗仙李白一心想“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不但不得志还招来了杀身之祸,永久流放夜郎时作的脍炙人口的诗篇“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李白长流夜郎沉痛欲绝,苦不堪言的三十多首诗词,是他凄苦岁月里最为真实的人生写照:“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李白长流夜郎,耳目一新的独具特色的李白夜郎诗让当地社会和文化直接受到影响。他的忧国忧民、抑郁、愤懑,创作出的大量直接和间接的记述长流史事的诗歌,形成了他迥异于前的晚年诗作的风格,诗人也因此成就了他的诗歌。李白因此磨难,人生境界开始朝向大彻大悟,视富贵名利如浮云,从此看破红尘,更多了一份悲伤。“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好诗偏偏只能是从伤口中流出来的。看来悲愤出诗人这话一点没错。多么绝妙的李白的悲愤,这个生于盛唐,屹立于中国诗坛珠穆朗玛峰峰巅的巨人,我为之倾倒他的同悲万古尘!
夜郎文化研讨会
时至今日,我知道的与之相邻的夜郎文化和李白文化却是少之又少。或许是好奇心的探寻,亦或是仰慕诗仙、崇尚斯文,凭吊先贤。又或是对事物的一种最直接简单的看法,这个在诗坛上神思天纵、明慧超群的“谪仙人”,在我眼中不适合当官,也不适合下海做生意,更不适合从事文秘、教育和朝九晚五的坐班工作,干体力活可能也不行,酒量还可以的诗人,只适合兴致所起,邀月同饮,挥毫诗情画意。倒是乘着酒性抒发豪情逸志的信手之笔成了千古传诵的诗篇,由此塑就了他矗立中国诗坛万年不朽的灿烂金身。历史与李白、与那些排斥他卑视他的朝廷权贵们,都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的那颗原生态的心灵,与原生态的夜郎,原生态的山水,最容易成为朋友知己。
太阳在同一天空东升西落,只用一天24小时的时间。不停歇的光阴划过河流翻越山川只需要一瞬间的时间,而人们在抬头仰慕太阳的时候,所要跨过的山川河流可能需要几辈子的人和光阴,我想桐梓也不例外。
昔日的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物资匮乏,山势险峻,非常穷苦。如今的贵州山清水秀,气候湿润温和,人们的价值观也随着发展改变了。吸引着来此游旅的骚人过客们瞻仰赏玩和度假,这与诗仙李白也有不小的作用!
我们亦都是时间的过客。想那桐梓古街上的石板路,不会因为曾经的过客而拒绝未来的过客,那书有“夜郎街”三个字的牌坊下,哪些摆摊设店的夜郎人和商人们,还有来玩的车辆和风尘,也不会因为曾经的过客而拒绝现在和未来的过客。
夜郎街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阳光还是那个同悲万古尘的阳光。
看完是否觉得意犹未尽
没关系
下次将会有更精彩的内容推送
同时,欢迎大家积极向我们投稿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您的精彩~
猜您喜欢推荐阅读▼桐梓违停车辆大曝光!有没有你的车?
新农合开始缴费了,你家交了吗?
狮溪有群蜜蜂在“闹分家”
监制:金晶
编辑:文艺梁丽婷制作:廖亮亮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