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教育发展大手笔
胡世民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现已80岁高龄。近来,有幸受聘于教育局,撰写教育志。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桐梓高中教育大突破,学前教育大发展,义务教育大提升,发展教育大手笔,与我经历的上世纪80年代县域教育状况相比,真可谓变化天翻地覆!事实,不,史实正是如此。
学前教育大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县只有一所幼儿园,为县直机关抽调人员所办,故称机关幼儿园,只收机关干部的子女入园,带托儿所性质。
年,县财政投入80万元,迁建机关幼儿园于河滨大道东侧溱溪河畔,命名为实验幼儿园,面向社会招生,桐梓始有正规的公办幼儿园。
同时,桐梓县教育局制定了-《桐梓县学前教育三年规划》,三年规划完成后,幼儿教育初具规模。
年1月12日,桐梓县人民政府制定并印发了《桐梓县学前教育三年规划(-)》,即第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规划。《三年规划》完成后,紧接着,以桐教科〔〕18号行文《关于印发桐梓县第二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在总目标中明确:“到年,我县新建,改扩建25所幼儿园,加大居住区配套建设,接收力度。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5%……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民办幼儿园为补充,公民办学前教育同步发展的格局。”
《桐梓县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规划》从开始实施,于年末完成了计划。年,县财政继续加大投入,据统计,为发展学前教育,县财政总投入达万元,建筑面积达平方米。截至年底,各乡镇都建起了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建近50所村级公办幼儿园,全县公办幼儿园达75所。近年来共投入资金.4万元为全县公办幼儿园购置设施设备。与此同时,在县人民政府的鼓励支持下,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县公、民办幼儿园共所,在城区,仅海校街道就有民办幼儿园45所、娄山关街道40所。在园幼儿共人(公办园人,民办园人),毛入园率达88.36%。
更值得一提的是,年,实验幼儿园被确认为省一类幼儿园,年,为适应学前教育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实验幼儿园于原址上拆除重建,年,实验幼儿园被评为遵义市示范性幼儿园。
年,县财政投入多万元在蟠龙新区新建的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占地15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比实验幼儿园设施设备更加完善,更加现代化,日显办园生机和活力。
学前教育大发展还体现在学前教育集团化。实验幼儿园是第一集团的龙头,蟠龙中心幼儿园是第二集团的龙头,松坎镇中心幼儿园是第三集团的龙头,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使全县的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化,保教科学化。
义务教育大提升义务教育,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共九年的义务教育。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80年代中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即普及小学六年教育的要求。那时,我正好在县教育局工作,先后参加了余庆、遵义市区、赤水、习水等地的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检查验收工作。检查验收标准除学龄儿童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留级率有一定要求外,办学条件标准相当低,即“一无两有”,只要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就可以达标。
我县于年经省教育厅成人教育处检查验收,成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此项工作走在遵义地区的前列。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验收是年,如前所说,办学条件低得不能再低了,就是实现“一无两有”。年复查,办学条件增加了两有,成为“一无四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校校有围墙,校校有厕所,学生人人有课桌凳,仍然是低标准。
年10月,省人民政府组团对桐梓县的“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进行检查验收,认定达标。
年6月,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代表省人民政府组团对遵义市的“两基”进行复查,同时对“普实”——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进行检查验收,桐梓亦达标。
年6月,国家教育部组团对贵州省的“两基”进行检查验收。8月,正式公布了《教育部关于贵州省实现“两基”目标的意见》。至此,桐梓县和全省各县市区实现了“两基”目标。
在“两基”攻坚中,桐梓县的马帮精神得到了教育部、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两基”目标的实现,为桐梓义务教育大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桐梓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级检查验收。验收指标有九项:一、生均校舍面积:小学≥4.5㎡,初中≥5.5㎡;二、生均活动场地面积:小学≥4.5㎡,初中≥5.5㎡;三、寄宿生宿舍面积:小学≥3㎡,初中3.5㎡;四、生均图书:小学≥20册,初中≥30册;五、教学实验仪器值:小学12个教学班及以下≥3.5万元,13个教学班级以上≥5万元,初中9个教学班及以下≥10万元,10个教学班及以上≥15万元;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小学≥6台,初中≥10台;七、师生比:小学≥1:22,初中≥1:17;八、班班通配置:小学、初中每个教学班一套;九、班额≤55人。
上述指标,比之上世纪90年代初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一无两有”“一无四有”低标准,真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从上世纪90年代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滞后的状况,一跃而成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达标还是全省靠前的县。
义务教育大提升还体现在小学、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县教育局在教学研究、教研管理的有关文件中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分数虽然不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师优劣的唯一标准,但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依据,要理直气壮地抓教学质量。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高中输送了基础较好的学生。这些年,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除了高中教师的辛勤耕耘外,不能不说与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关。
五中学生赵俊霖以分的高分,夺取遵义市中考状元桂冠,为县教育事业和学校增光添彩,使学校获“中考特别奖”,也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有力佐证。
高中教育大突破我县的高中教育,进入新世纪后有了较大的发展,教育质量亦有明显提高。但年至年间,高中教育停滞不前,几无发展可言。其间,一中、二中、松坎中学3所完中每年招生在-人之间,高中在校生在至人之间徘徊。高中教育的状况与一个五、六十万人口的大县很不匹配。其原因有二:一是县域经济不发达,致使初中教育滞后,影响生源;二是许多农村学生,特别是成绩好的初中毕业生不愿意读普高而报考中师、中专,想早点解决“饭碗”问题。年秋,不少补习生在分左右的大有人在,但都报考了中师中专。
年2月10日,桐梓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桐梓县中小学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第二条“布局调整的原则”第六款明确提出:“在县城集中办普通高级中学,适度扩大高中办学规模,逐步撤销复兴中学、花秋中学高中部,在县城新建2所容量达人左右的普通高中,满足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的需要。”根据上述原则,于年迁建桐梓二中,总投入1.58亿元,占地亩,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后续又投入万元,为桐梓二中修建综合楼,教师公租房和运动场,近年来共投入万元为桐梓二中购置设施设备。年,县政府投入1.47亿元,在蟠龙新区新建蟠龙高中,占地亩,建筑面积达.9平方米,之后,陆续投入.07万元,为蟠龙高中实施智能化工程,购置实验仪器等设备,修建教师公租房等。年,县政府投入近1.2亿元,改扩建桐梓一中,除保留之前修建的一栋环形教学楼和两栋学生宿舍楼外,按教学区、办公区、生活区和运动区规划拆除重建。近年来共投入万元,为桐梓一中购置班班通等设施设备,实施智能化工程。
至此,3所公办高中和荣兴、蓉城、世栋3所民办完中均在大城区落户,其容量基本能满足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之需。年,全县初中毕业生人,普通高中招生仅人,占比9.7%;年秋,初中毕业生人,普通高中招生人,占比49.13%,县内外中职校招生人(县内人,县外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51%。
“十二五”以来,桐梓高中教育大突破,实现了桐梓县人民政府于年5月27日制定的《关于实施教育“9+3”计划的意见》,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教育的普及。
同时,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亦有显著提升。上世纪90年代,考上大专院校的高中毕业生主要来自桐梓一中,一般上重点大学线的10余人,上本科和专科线的50余人,升学率30%多一点。年以后,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高中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亦显著提高,年高考上线就有人(文化上线人、体艺录取人),上线率为50.9%。
桐梓一中近十多年高考成绩稳步上升,十四次荣获遵义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奖,年又获遵义市教育教学质量突出奖、遵义市文科综合学科团队奖,应届生一本上线人(文化上线人、体艺录取1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文化上线人、体艺录取5人),上线率达89.1%。年,学生苏淼考上清华大学,年,学生李沙叶考取全省文科第二名,年,学生董何摘取全省文科高考桂冠,年,学生韩萍萍考上北京大学,年,学生周荣波考上北京大学。
桐梓二中教育教学质量亦稳步提升。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仅8人,年,应届生一本上线36人(文化上线33人、体艺录取3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文化上线人、体艺录取40人),上线率达52.02%,特别是体艺类考生成绩尤为显著,年以来,有多名考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著名体艺院校。
新建的蟠龙高中,年首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一本文化上线2人,二本以上文化上线人;年,一本文化上线3人,二本以上文化上线人;年,应届生一本上线7人(文化上线4人、体艺录取3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文化上线人、体艺录取61人)。作为遵义市第三教育集团的蟠龙高中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各民办高中,年名应届生参加高考,一本体艺录取1人,二本以上上线25人(文化上线15人、体艺录取10人),上线率为6.02%。
年,桐梓中职校也有1名学生考取二本艺术院校。
职业教育大改观
年,投入资金2.72亿元,迁建桐梓职校至楚米镇三座村娄山关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亩,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后续又投入近1亿,购置设施设备,建立汽车实训基地等。
特殊教育新开创年,投入资金万元,在蟠龙新区新建了桐梓县特殊教育学校,解决“三残儿童”的入学问题。现学校运作良好,开设了聋哑班,启智班,填补了我县特殊教育的空白,属开创性的教育发展。
特殊教育的另一种形式,是与县公安部门联合举办桐梓县第十八中学。所谓十八中,其含义是以十八岁为人生转折点,洗心革面,走向新生活。十八中是一所专门对品德行为偏常的未成年人进行监护、教育、救助的特殊学校,现办学效果显著,参观者络绎不绝。重庆市一所同类型学校的校长参观后赞扬说:“真没想到你们学校办得这么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发展教育大手笔桐梓县发展教育大手笔,体现在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办教育。年以来,投入资金3.08亿元,实施新建新站镇第二幼儿园、新建虎峰小学、水坝塘镇中心学校改扩建、夜郎中学迁建等教育项目58个,新增建筑面积达12.15万平方米;有效化解55人以上大班额个,学生上学挤成为历史。投入资金1.01亿元,配置班班通套,计算机台、仪器设备套,音体美器材套,安装72所寄宿制学校洗浴设备,实施所学校医务室诊疗设备标准化配置,建成智慧教室实验班1间、班班通教育信息化实验点59个,录播教室22间,覆盖城乡的教育信息化初步形成;特别是为有“桐梓小西藏”之称的黄莲乡9间学校教室安装空调。为我县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提供了硬件保障。
年12月6日—7日,由国家督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安徽省教育厅原厅长程艺一行4人组成的国家督导检查组对桐梓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进行评估认定,受检的小学所,其中得满分分的23所,占16.23%,最低分90分,总分85分即为合格,故受检小学全部达标。受检初中30所,含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部,其中12所得满分分,占40%,亦全部达标。在年全省22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达标县中,桐梓县以93.7分的成绩位居第8名。年3月,桐梓县获教育部授牌“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
桐梓县发展教育大手笔,体现在注重顶层设计推进综合改革。年以来,为办好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县委政府多次研究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等工作。印发了《桐梓县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了《桐梓县公办学校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桐梓县直属学校去行政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教育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年9月5日召开全县教育发展大会,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各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书记、乡镇长(主任)、分管教育领导、各站股所负责人、村委支书,全县教师等近万人参会,层层传递了教育综合改革的压力。
桐梓县发展教育大手笔,体现在大力实施人才兴教战略。年以来,共补充新教师名,其中公开招考教师名,特岗教师名,采取奖励措施,建立优秀人才吸引机制,对签约5年的国家免费师范生、研究生一次性奖励10万元,共引进免费师范生和研究生20名;多渠道提升教师素养,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达人次;切实提高教师待遇,落实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提高25%的部分,年终兑现政府新增考核绩效部分;为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每年教师节,县乡(镇、街道)两级党委政府(党工委、办事处)均召开大会,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年教师节,县委政府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名,年表彰奖励名。年,出台了《桐梓县学校领导人员任免管理办法》(桐教党〔〕22号),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突出业绩导向,规范任免程序,全面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考核任免学校领导干部人,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领导班子活力。
桐梓县发展教育大手笔,体现在全力实施精准资助,助力脱贫攻坚。年以来,全面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贫困生全程资助体系,落实教育资助等惠民资金1.16亿元,受助学生17.82万人次,办理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1.22万人,贷款金额.4万元,联合县财政局、县扶贫办,补发、两个学年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兑现人的资助资金.56万元,全额免除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中高考报考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扶贫的同时更加注重扶智、宏志。一是精准实施“导师育人”行动,制定下发《桐梓县教育系统全员育人导师制“1+N”智力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号召党员教师带头任导师,与全县名贫困学生一一结成对子,开展爱心育人智力扶贫行动,力求导育一人,成才一个,脱贫一家。二是在一中、二中两所重点高中开办“宏志班”,共招收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让其享受高中优质教育。三是精准实施“学位优先”行动,对所有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优先安排到就近的学校就读。四是精准实施“精准脱贫班”行动,县中职校从年秋季学期起开办精准脱贫班。五是精准实施“勤工助学”行动,对就读县中职校的贫困户学生,学校设置勤工助学岗,让其免费就餐或每月给予-元的生活补助,解决其学习期间的生活困难。
桐梓县发展教育大手笔,体现在高位谋划桐梓教育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桐梓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真分析,高位谋划,确立了“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工作思路,“建设贵州教育强县、打造黔北教育高地”总目标,“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近期目标。落实了坚持党建引领、潜心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学校布局、打造智慧校园、强化示范带动、弘扬高尚师德、提升教师素养、加速内涵发展、确保质量提升“十大工作举措”,为加快桐梓教育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统筹抓,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稳步提升,是今天桐梓教育的大形势,新局面。年,桐梓二中成功创建为省级三类示范高中;年,桐梓中职校顺利迎接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复查评估;年高考二本以上文化上线人,本科上线率为48.59%,比年增加了0.74个百分点,中考较上年在全市提升1位,确保了高中生源质量。年高考在全市综合排名第8位,二本以上文化上线人,较年净增80人,创历史新高,分以上人数共计72人,比年的32人净增40人,中考成绩高分数段大幅增加,低分段大幅减少,整体水平大提升,分以上人,分以上人,均位居全市第5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桐梓县委、县人民政府,抓住了这个根本,抓出了成效,抓出了新局面,也必将抓出桐梓县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作者:胡世明
来源:转自《桐梓发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