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与重庆市接壤,素称“黔北门户”、“川黔锁钥”。数千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伴随着先明从古走到今,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藏于民间,活跃于民间。目前,桐梓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3个,县级项目3个。今天,小编就带你来看看这些项目是那些哦~
国家级——桐梓苗族服饰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19号),将该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俗类项目。项目保护传承基地设在桐梓县马鬃苗族乡龙台村。
代表性传承人为马鬃苗族乡苗族农民杨会芝(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高腔大山歌年5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黔府发〔〕16号),将该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音乐类项目。项目保护传承基地设在桐梓县水坝塘镇二坪村。
代表性传承人为桐梓县水坝塘镇二坪村农民梁大祥(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市级——桐梓灯谜年1月0日《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遵府发〔〕5号),将该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市级——桐梓蛋画制作技艺年1月0日《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遵府发〔〕5号),将该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间手工技艺类项目。
市级——花秋唢呐吹奏年7月8日《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遵府发办〔〕8号),将该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项目保护传承基地设在桐梓县花秋镇文化服务中心。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传统体育竞技、民间戏剧、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手工艺、人生礼俗、文化空间、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九大类包含官仓高台舞狮;桐梓龙灯及竹筒烟花、铁水彩花;桐梓傩戏;马鬃苗族芦笙舞;马鬃苗族花帕木鼓舞;黔北矮人舞;桐梓山歌;楚米纸扎技艺;桐梓松花皮画制作技艺;桐梓牛肉干制作技艺;桐梓关刀牛肉制作技艺;桐梓牛(猪)肉松制作技艺;樊氏烧饼制作技艺;桐梓担担面制作技艺;山坡豆腐干制作技艺;青杠园粗陶制作技艺;桐梓大肉面制作技艺;桐梓油茶制作技艺;狮溪、芭蕉油茶(干劲汤)制作技艺;桐梓血豆腐制作技艺;桐梓水豆豉制作技艺;桐梓土香制作技艺;桐梓锅贴饺制作技艺;花秋干粑制作技艺;马鬃苗族婚嫁习俗;马鬃苗族踩山节;魁岩的传说;烙画制作工艺;玉雕制作工艺;泥哨制作工艺;烛花制作工艺;花秋头饰工艺共计3个
传统体育竞技——官仓高台舞狮
桐梓龙灯及竹筒烟花
民间戏剧——桐梓傩戏;
民间舞蹈类——马鬃苗族芦笙舞
民间手工艺类——山坡豆腐干制作技艺
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记忆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桐梓特殊的地理环境,多元的文化积淀,以及千百年来沿袭下来对习俗文化珍爱的传统,孕育、延续了包括与历代桐梓人密切相关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空间,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予以保护、继承与发展的宝贵财富。
来源:桐梓广播电视台娄山关
中冶·柏芷山国际度假公园带你体验高山度假美好
(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