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包袱布在日本叫做风吕敷

風呂敷(ふろしき),是日本传统中,人们习惯使用的一种用来包裹物品的方形布,有些类似我们在国内看到过的包袱皮。这种在中国已经越来越少见到的传统收纳工具,在日本却被作为大和文化的典型代表,经由世代日本百姓之手传承至今,并赋予了其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意义。了解风吕敷,首先要先从了解它的历史开始。01奈良时代:日本「包」文化的起源在日本的奈良时代,人们通过纺织技术生产出「布」之后,「包」这种收纳方式便逐渐形成。起初人们在包裹东西的时候,无非用一块再普通不过的布而已,但这时人们已会用类似缝纫的方法来为布的剪裁面锁边。其实在形状和使用方法上,当时的这种包裹布和现如今的风吕敷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了,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不过是包裹布的材质、染织方法和外观花纹等。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风吕敷的历史也可以说成是其名称变化的历史。而现存最早写有名字的包裹,是奈良时代用来包正仓院御物的收纳专用包,上面用墨汁书写了包中物品的名称。此时的奈良朝受中国唐朝文化影响,出现了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文化盛世,用文字来标记包裹也开始流行起来。02平安时代:名称的变迁进入平安时代,据《和名类聚抄》(日本最早的百科全书)中「布帛部」的注释可以得知,这个时期的风吕敷叫做「衣包」。后鸟羽天皇文治四年(年)9月15日,在向四天王寺奉纳的一把扇子的扇面上,绣着这样一幅画:熙熙攘攘的集市中,一位妇人正用头顶搬运一包装有衣物的包裹。这幅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平安时代后期的世俗风貌。△扇面古写经(模本)03室町时代:风吕敷与沐浴文化到室町时代,包裹才和「风吕」这个词结下渊源。「风吕」在日语中的原意是指澡盆。在镰仓时代,寺院的施浴曾风行一时。据《吾妻镜》记载,源赖朝曾在镰仓山内的浴堂举行过百日施浴,共有约1万人参加,每天将近人次前来沐浴,于是室町幕府为了「尼将军」北条政子在寺院长期举行施浴。室町时代的这种风俗后来被称作「功德风吕」。又据史料记载,足利义满将军在室町馆建造大汤殿时,曾邀请近侍的大名们一起沐浴,大名们为了避免将自己的衣物与他人混淆,各自把脱下的衣物包在了绣有家徽的绸缎中。△《绘本镜百首》西川祐尹笔当时的沐浴多是蒸汽浴,为保持浴室内恒温需排出水蒸气,所以浴室的地板上会铺有草席、竹架和布等材质的东西。这种铺在浴室里的布就叫做「风吕敷」,这大概便是「风吕敷」这个名称的来源。这种布由于吸水性强,结实易干,性质类似用麻线纱织成的布,很适合收纳搬运东西,于是逐渐被人们运用于包裹物品。且在室町时代,包裹的方法和打结的样式也更加多样化,许多物品都开始以包裹的形式被收纳起来。04江户时代:渗透于江户文化中的风吕敷江户时代初期,反映着江户市井生活的发展的澡堂业开始普及,收费洗澡的公共浴池诞生了。《庆长见闻集》中记载:天正19年,一位名叫伊势与市的人在钱瓶桥修建了一座公共浴池,来洗澡的人每人收取永乐一钱。在这之后,浴室的种类也多了起来,热水浴室逐渐取代了蒸汽浴室。因为奈良时代的温浴是沐浴斋戒,有严格的入浴规定,为了不妨碍佛道修行,入浴时必须身着明衣(白色的麻布衣)。虽然至镰仓、室町期仍遵循这套规定,但进入江户期以后规定逐渐被简化,而洗澡用具却丰富起来,出现了「手拭」(浴巾)、「浴衣」、「垢すり」(搓澡巾)、「軽石」(符石)等等。这些东西都用风吕敷包起来带进浴池。于是,为了便于和他人区别,风吕敷上开始印有家徽或者是屋号之类的标记。就这样,用来包裹洗澡工具的这种方形布就逐渐被人们称作「风吕敷包」了。05明治时代——风吕敷的新含义到了明治时代,士农工商地位平等的思想在日本普及开来。随着日本的普通百姓也都有了自己确定的姓氏和家徽,越来越多带有花纹或标记的风吕敷出现了。这种新形式的风吕敷,开始被人们作为礼物相互馈赠,这就激起了人们对原本只是实用收纳工具的风吕敷的新需求。这个时期,随着西洋手提包和西洋酒在日本的市面上出现,以及明治末年三越和服店新推出的包装纸工艺,人们日常出行的收纳和搬运工具就主要依赖风吕敷了。同时,由于风吕敷作为礼物被广泛应用,人们对风吕敷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风吕敷在短期内得以大量生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aizx.com/thms/14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