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洗澡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却并不简单。特别是近日气温骤降,宝爸宝妈们既想要给宝宝一个安全舒适的沐浴体验,又担心冻着宝宝。
因此,今天钧钧妈和大家分享一下宝宝洗澡的正确打开方式!宝爸宝妈们赶紧收藏起来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宝宝这4种情况不适合洗澡
1.饭后不要立刻洗澡
刚吃完饭时,人体血液循环集中于消化系统。
如果此时洗澡的话,消化系统不能很好的工作,可能会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处于饥饿状态
宝宝在饥饿的时候,体表的循环血量会比较少,这时候你给宝宝热水一泡,皮肤毛细血管一扩张,供给大脑的血液量就会减少,就会引起脑缺血缺氧、头晕甚至昏厥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3.皮肤破损严重时
宝宝皮肤有创口、受损较大的时候不建议洗澡,以免浸水后污染伤口影响愈合。
如果伤口不大,外敷伤口、有防水敷贴保护伤口也是可以洗澡的,但要注意避开伤口处的揉搓。
图片来源于网络
4.宝宝腹泻、生病时
因为宝宝患病时全身的水分会明显地减少,洗澡则会使宝宝的毛细血管扩张,容易发生虚脱和休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这些条件,无论是宝宝还是成年人,都是一样的。宝宝这种情况下不宜洗澡,成年人也不宜。
不同年龄段宝宝的洗澡频率
宝宝是每天洗还是隔天洗呢?这得看情况。
新生儿(28天)
可以每天或隔天洗澡一次。
由于新生儿皮脂分泌比较旺盛,很长时间不洗澡会让油脂过度堆积在皮肤表面,容易诱发脂溢性皮炎、马拉色菌毛囊炎、尿布疹等皮肤病。
所以,最好是每天或隔天用清水洗澡。
婴幼儿(28天)
可以隔天1次或一周2-3次。尤其对于皮肤比较敏感、干燥的宝宝,洗澡不要太频繁。
宝宝皮肤有两道防线,作用是抵御外部刺激和防止水分流失,防止皮肤瘙痒、干燥和过敏。
角质层:负责给皮肤储水;
皮肤表面的油类:形成皮脂膜,负责减少水分流失;
宝宝洗澡前的注意事项
01.要事先准备好洗澡后需要更换的衣物、尿布与包被等物品,这样洗完澡后可以尽快的帮宝宝穿上衣服,避免着凉。02.要给宝宝准备专门的洗浴工具,沐浴液、洗发水都必须是专用的,洗澡盆、小毛巾、擦干的浴巾等物品也必须是专用的。
03.帮宝宝洗澡之前,应该检查自己指甲的长度,并取下戒指、手表、手镯这些饰品,以免刮伤宝宝。
04.浴室的温度建议在28℃左右,宝宝洗澡的水温建议在38-40℃之间,如果家里没有水温计也没有关系,用手腕内侧比较敏感的皮肤来感觉温度就可以了。在确定水温之前,千万不要贸然将宝宝放下水,以免烫伤。
05.洗澡时最好将门窗关上,避免温度的流失。有的妈妈可能会担心,关上门窗后会不会憋坏宝宝?其实是不会的,因为宝宝洗澡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到5-10分钟之内,即使家里的宝宝特别喜欢玩水,也不能放任宝宝,不然水温降低后很容易着凉。
钧钧妈育儿团队有专为宝宝研发的沐浴产品,详情可咨询钧钧妈育儿团队哦~
看似简单的洗个澡,暗藏了很多“学问”,给新生儿洗澡要胆大心细,只要父母掌握好洗澡的技巧,注意水温控制时间,那么每一次给宝宝洗澡都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留宝宝一个人在浴室,以免发生意外!多花点心思,才能给宝宝度全方位的呵护哦。
钧妈温馨提醒
洗澡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最考验宝爸宝妈们的细心。如果你还有其他不懂的育儿难题可以来咨询钧钧妈育儿团队噢~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