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莫过于,在拐角处刚好遇见你,
海边,白白的浪花拍打着岸边,恩卓对着大海,许下愿望:“请赐我一个男朋友吧。”此时,金信出现了。
最美的爱情,就是我转身你还在我身后。
多么希望,时间就停在那一刻。
桐梓七十二道拐
“晴隆二十四道拐、麻江三十六道拐,哪比得上桐梓凉风垭山上七十二道拐的难行!”
七十二道拐,是全国有名的“魔鬼路段”,是国道贵州境内一段。七十二道拐位于遵义桐梓县境内,从新站到楚米之间的凉风垭山上,海拔米,长约12公里。天晴时,大型车辆经过七十二道拐需要一个多小时,号称弯道最密集的盘山公路。
昨天小编介绍了晴隆的24道拐,
桐梓便有人表示不服,
推荐了桐梓的七十二道拐!
看完图片后,小编也叹为观止。
不信?那就接着看吧!
0112公里坡路就有七十二个回头弯
桐梓县城沿着国道向北走,约15公里路程,便到了凉风垭山顶,七十二拐就在眼下。选择一个制高点俯视,环绕在大娄山上那一道道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像一条白色带子密密麻麻地捆在山体上,一直由山顶蜿蜒迂回到山底,让人惊叹。
这七十二拐公路曾是川黔公路上一段重要路段(当前属国道)。年8月,川黔公路建成,原公路是从凉风垭垭口西侧,依蒙山过牛滚凼、花秋坪、刘家大坡下三场口,长18.6公里,由于山高林密,许多路段荒无人烟,冬季常有凝冻,行车极其艰难。年秋,民国贵州省政府拨款33万元,将原路改从凉风垭盘桓至新场,在水平距离不足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海拔米左右爬高到米,约12公里地段上,就有七十二个回头弯,七十二道拐就这样形成了。
02凉风垭石牛栏红军长征时攻克雄关
在凉风垭七十二道拐东侧约5公里处,有一处名叫石牛栏,是红军长征时攻克下的又一雄关。桐梓县县史办黄光荣主任称,年1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军团攻占桐梓城后,继续朝北下,需途经属大娄山脉上石牛栏(夜郎古驿道上一个驿站)。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时,王家烈的黔军负责守候此据点。当时由左权领导的红一军团派出另一支队伍在七十二道拐西侧名叫顶升槽的地点埋伏,两面夹击才攻破此关。战斗整整打了一天,攻下石牛栏,为红军北上扫清障碍。
有些路需要自己走
而今,绝大部分车辆从崇遵高速驶过,凉风垭七十二道拐受到“冷落”,但这里地势较高夏季凉爽。
当地村民在凉风垭往下的多个“拐”上,建起了多栋“小别墅”,吸引了省外客人前来长期租赁和短期避暑。
崇遵高速公路凉风垭隧道南行的出口上方刻着这样一副对联:“北进三巴七十二弯成旧梦;南驰三桂百千万壑变通途”。
七十二道拐,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充分见证了贵州省交通道路的时代发展和变迁,也成为青年人寻找刺激或忆苦思甜的一个去处。
往期精彩回顾:
分享
娶个在媒体工作的女生吧,她们拿得出手,带的回来
旅游
它贯穿了许多颜值爆表的贵州秘境,被网友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公路”之一
旅游
寻一处清凉之地,赴一场黔世之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