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乡村在绿水青山中释放灵秀与魅力

红旗村瓜果香甜,中关村民宿精致,龙台村苗家热情。8月15日,人民网融媒体贵州美丽乡村行的网络大咖们一行走进贵州桐梓,在绿水青山中感受这片土地的灵秀与魅力。

“万万没想到,到了官仓,尽然走进了水果的世界,苹果桃、酥脆李、官仓梨……,不要拦我,我想吃个够……”走进位于桐梓县官仓镇的红旗村,看到张元兴家庭农场的主人摆出的各种水果,人民网微博小编忍不住发了这样一条微博。面对如此新鲜诱惑,一行的网络大咖们在品尝的同时,也忍不住拿起手机在微博里纷纷点赞。

味觉的享受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看着四周已然硕果累累的果树,唯有走进这片水果海洋才能感受其中惬意。于是,伴着清风沿着果林缓坡而上,来到了位于山顶的观景台,数万亩果园尽收眼底。

“几年前这里全部种的是包谷,大家空守绿水青山,日子却过得不愠不火,这几年我们通过产业调整,全部改种精品果树,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说起官仓镇的变化,官仓镇镇党委书记娄立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官仓镇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紧紧抓住果蔬这一主导产业,引进了金泽地、卓豪、千红、帝豪园林、松羽畜禽、轩瑞科技等企业,围绕园区实施品牌战略,推广标准化生产,“官仓农业”知名度不断提升,依托这些产业的发展,红旗村的乡村旅游也得到了迅速,变成了贵州十佳美丽乡村。

从红旗村一路驱车来到茅石镇中关村,参观了那些由烤烟房改装而成的精致民俗,一行人员不由发出感叹,“在凉爽的天气里过这么有情调的生活,真的不想走了。”

和网络大咖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来自江苏的驻村社工吴江,虽然来到中关村才3个月,却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在这里,他不仅帮助村民充分挖掘和保护村内正在逐步流失的文化,还与同事一起组建了墨仓书坊,供游客在此休闲学习。

出了中关村,大家来到马鬃苗族乡龙台村。在这里,与大山相拥的红苗同胞,用最甘甜的米酒和热情的芦笙歌舞迎接网络大咖的到来。走过苗族风情街,大家为红苗非遗传承人的精美刺绣而惊叹。

傍晚,热情好客的苗家人更是点起熊熊篝火,与大家跳起欢快的苗族舞蹈。

“以前日子过得苦,大家为了生存都到外面去打工,苗族文化也在流失,现在政府帮助我们发展,生活越来越好,苗族文化也被更加重视和传承。”采访中,龙台村一村民说。

马鬃苗族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刘庆波告诉记者,龙台村共有户人,其中苗族同胞就有户人,由于生产发展落后,过去这里十分贫困。为让苗族同胞早日致富奔小康,该乡通过与专业的文旅企业共同挖掘出红苗文化、苗乡古寨、芦笙歌舞、刺绣蜡染、千年古树茶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不等不靠、奋力拼搏,把马鬃建设成为了独具特色的脱贫攻坚示范区,并注重整合发展文化产业、农业产业、特色旅游产业,助推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攻坚。

“这里的生态特别好、环境特别棒,风景特别秀丽,走在田间特别舒服,是发展乡村旅游特别好地方。”行走桐梓,网络大咖“旅行厨男”一连用五个“特别”形容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此行结束一定会用写出一个在桐梓旅游的攻略推荐给网友,让更多人人到桐梓旅行。而在网络大咖“传媒老王”看来,桐梓的真山真水真风情拥有着其他被过度开发的乡村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对现代的都市人更具吸引力。他建议,在互联网时代下,桐梓县应该要更加注重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讲好生态故事,把桐梓推荐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桐梓,向往桐梓。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快到碗里来

!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aizx.com/thms/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