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军为桐梓留下的大遗产

一路一山一词咏,旧居基地战恶风。

一役一宝一文化,神话丰碑傲苍穹。

雾云晓月皆相隐,铁马金戈声互融。

长征从此风光起,跃进艰辛笑长空。

这一首诗,暗含了红军为桐梓人民留下的10大遗产,今天小编怀着对革命先辈崇高的敬意,向朋友们介绍:

    1

一条路

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长征路。这条长征路四过桐梓,是胜利的象征。将其打造成拓展培训基地,沿红军走过的路作培训,影响深远。

2

一座山温馨提示: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

即“娄山关”,这是红军大转折胜利的物证。娄山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大捷激发了红军的战斗热情,坚定了红军取得战略转移胜利的信心。在此设娄山关战斗模拟馆,再现当年战火硝烟,感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

一首词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桐梓儿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娄山儿女砥砺前行创造桐梓奇迹。

4

一战役温馨提示: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

即桐遵战役,《红军史》记载:在四渡赤水作战中,红军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斗,共歼敌1.8万余人。中央红军从“桐遵战役”中,一反长征以来的被动挨打局面,取得了战略转移的主动权。正是“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开始。在娄山关北麓可建“桐遵战役”教育基地,设桐遵战役纪念馆,作为红色教育基地与国际教育基地。

5

一基地

即红色革命根据地教育基地。桐梓为川黔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主要据点,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桐梓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开发,是桐梓大发展的物质基础与精神财富。

6

一法宝

即“与军阀开展斗争策略”统一战线。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分析了王家烈军阀与川军的关系,把重点放在王家烈这个“双枪”兵将领身上作统战工作,提出“打土豪”的口号,为红军物质上的补给、增员上的扩红都取得明显的效果。

7

一文化

即“红色文化”。这是一笔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旅游资源,传承红色,发展绿色。

8

一座碑《忆秦娥·娄山关》诗碑。这座碑对桐梓的文化传播来说,是一笔永恒的财富。

9

一行居即毛泽东桐梓驻地。毛泽东桐梓驻地是桐梓县城白公馆“白玉书宅”,本是一件洋房,内设防控设备,登此楼,可凭眺荣德山。毛泽东两次驻进这个地方,召开过重要会议。

10

一神话遵义会议后,人们把毛泽东视为真龙。一时间把毛泽东传为真龙天子出关的神话。

(文章摘自田兴隆《桐梓长征史话》图片部分由刘世平提供)

监制:金晶

总审:陈远莉

编辑:文艺制作:袁敏陈泽珊









































云南好的白癜风医院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aizx.com/thxw/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