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新家园
走进桐梓城乡,你会惊奇于眼前的发现:整齐林立的厂房,宽阔干净的村道,生机勃勃的小镇,漂亮的居民住宅楼……宛如一幅幅静态的风景画;林立的塔吊,来往穿梭的运输车辆,轰鸣的机器声,如火如荼的建设施工现场……勾勒出一幅集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动态美景。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过去五年是桐梓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五年。五年来,桐梓县委、县政府主动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作为,让生态建设在人文优势中再添新景观,产业发展在提质增效中迈出新步伐,城乡面貌在统筹发展中展现新气象,群众福祉在惠民利民中得到新改善。如今,燎原镇、楚米镇已经基本实现同城化,县城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承了载20万人的城市骨架。五年来,城乡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门户提升和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新建、改扩建公园5个、广场7个、公厕21间,城市形象全面提升;新站、九坝等特色集镇加快建设,城镇化率从36%提高到43.85%。纵深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3个,省市级小康示范镇3个、卫生乡镇8个,省市级小康示范村7个、卫生村36个,官仓镇红旗村被评为贵州“十佳美丽乡村”。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使桐梓成为了宜居新城。
乡村旅游
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我县始终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尽全力打造幸福桐梓。
近年来,黔渝快铁、习正高速加快推进,国省干道提等升级,桐茅、新黄等骨干公路建成投用,新增油路(水泥路)公里,15个乡镇通二级公路,基本实现行政村通硬化路。新桥水库建成投用,坛子口、槐子水库开工建设;治理病险水库13座、中小河流8条;实施农村安饮工程个,切实解决了5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成变电站15座、通讯基站个,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公里,城乡用电、通讯质量大幅提升。
交通大发展
黔北门户,四水环绕,溱水河、天门河、南溪河、贯城河正是我县青山绿地上点睛的美丽丝绸。通过过去几年不懈的努力奋斗,我县的生态底线已经更加牢固。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石漠化70平方公里、地灾点7个,新增造林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3%。建成县城二期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和12个乡镇污水处理工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5家。创建省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村个。我县生态环境的建设远不止于此,比如河道整治、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等重点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相信在不久后,一幅“街道宽阔,高楼林立,自然生态,水从城中过,人在景中行”的美丽画卷将会呈现在所我们的眼前。
当我们走过桐梓这座城市,抚摸一棵大树,踏过一块石板,趟过一条小河,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好变迁。如今,我县发展壮大中心城区,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多点开花的发展战略承前启后,在未来5年,桐梓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必将会绽放越来越迷人的风采。
主办方:桐梓县对外宣传中心
总编:王迪丨副总编:尤晓婵
本期编辑:张桂兰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医医院治疗白癜风用什么方法白癜风哪个医院能治疗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