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爸爸去留学》,感觉要没有孙红雷,辛芷蕾,这部剧就没法看了!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整部剧透露出的金钱观,都崩塌的相当彻底。先说人物设定。演员演技到位,编剧一塌糊涂。孙红雷饰演的黄成栋,和曾舜晞(竟然是《新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小编真是没看出这对儿招牌大眼睛),人设是:二愣子爹和没事找茬的地主家傻儿子;辛芷蕾和蒋依依,人设是:火气爆棚敢怼敢恨小后妈,和没用的爹养出的作精女儿;还有一对是舍弃了自己所有生活的陪读妈和自私自利黑心儿,这一对幺蛾子比较少,先不提了。再说家产定位。武丹丹的作情有可原。黄小栋是吃空气长大的吗?黄成栋是小康及中产,按理说应该是对理财、省钱、支出最敏感的父亲,可全程都在“反套路”,既不考虑资金安全,更不考虑人身安全。孙红雷和儿子黄小栋——小眼睛的爸爸生出双眼皮儿子的几率是多大先不讨论,既然是去美国读书,来的路上还带着咸菜,那应该精打细算,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才对。结果呢?机场之内差点被遣返机,来美国读书的儿子一言不发,只会装傻点头,就好像不会英文;机场之外上演父子走失还遇到持枪大汉,一个初到国外的18岁孩子,有多大胆子敢钻人家的笼门子?关于钱,一点概念也没有。黄小栋第二天有面试,前一天去赌场玩,玩这个梗也可以理解,但是太尴尬也太假的一点,第2天错过了闹钟,和司机撕扯,被司机赶下车,神奇的是美国这么大,竟然又遇到了辛芷蕾她们母女二人,一起去面试。这一点非常误导观众,让老百姓以为留学生都是不学无术,就知道糟蹋钱,胡闹的一群人。现实里这种情况太少了,难道大部分留学生不都是刻苦努力、勤俭节约、医院,因为花钱实在太多了吗?在现实中,究竟有多少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大老远花那么大笔钱跑出去留学,就是为了做这样不靠谱的事,错过面试失去留学的机会?这跟隔壁《都挺好》里边某个清华本科斯坦福博士,在硅谷失业回国做销售的某角色差不多,都是编剧意淫的吧?小编在此严重声明,留学开销不小,真实的留学生活都是熬夜猝死图书馆、复习赶论文看文献,不是每个人都有武丹丹那种家庭条件。再说了人家武丹丹家里有钱可以作,你个黄小栋也跟着作,有什么可作的,这不是恬不知耻的败家吗!第三,广告生搬硬套,来的猝不及防。赞助公司太多了,植入广告真多,以至于小编看了好半天植入广告,但一个有印象的也没有。第四,编剧肯定是琼瑶派、婆媳剧的忠实粉丝。第9集的剧情里,武丹丹被她这个无能的老爸强制要求,一定要搬出寄宿家庭。于是武丹丹和黄小栋就上演了一场琼瑶虐心大剧,一个在车子里哭得撕心裂肺,一个在外狂追车轮子。大哥大嫂,明天就在学校见面了,你们俩至于吗?孙红雷当时一句台词说得特别狠:明天就在学校见面了,又不是生离死别,追什么车呀!而且黄成栋之前在校园枪击中挡枪,也没见你生离死别成这样啊!武丹丹有必要说自己是最幸福的吗?真是白富美人设,怎么这么像琼瑶剧的小三刚进城?这一对儿后妈继女同时留学的戏份,一定是资方强加的,俩姑娘势如水火,不停吵吵甚至动手打架,蒋依依骂辛芷蕾是小三,辛芷蕾骂蒋依依被直男癌洗了脑,武丹丹对关心自己的家人血海深仇,对相识两天对自己有一点照顾的两父子就说是自己最亲的人,比父母对她还好。这个价值观,分分钟回到了婆媳剧的范畴。感觉这个剧里几乎没有正常人,武丹丹为了自己想要的不择手段陷害房东,预告里还骂黄成栋,她爹妈离了婚直接各自组了家庭才告诉她,黄成栋爱孩子可以理解,但直接跟到教室陪上课的做法属实迷惑,黄小栋对他爸的态度跟对奴隶有区别吗??对除父亲以外的任何人都跟哈巴狗一样,看的小编气的睡不着觉。还有武丹丹室友,那个17岁的小姑娘,她特别像“绿茶”,行为举止则十分像“中年大妈”。比如,要寄宿阿姨的浴巾毛巾洗发水,还对早饭挑三拣四;刚洗完澡还进房东阿姨儿子的房间要牛奶喝;谁家的正经姑娘会洗完澡以后,湿着头发穿着睡裙往人家陌生男孩卧室去的?编剧真的了解家里有17岁女孩,独立留学在外,她自己对于安全的看重吗?还有她家长一定会千叮咛万嘱咐小心所有男人吗?编剧把17岁的女孩子写的有利用自己“美色”的嫌疑,这真的合理吗?这跟小演员无关,演员只能跟剧本走。还是编剧的锅,缺乏生活体验,关门造车,情节不是模仿就是拼凑,台词书面戏剧化,才是致命的缺陷啊。同样对于金钱没有概念的,还有《都挺好》里的苏大强。自从苏大强这句名言:明哲啊,我的大三居什么给我买啊?实现之后,保姆也有了,诗也会写了,感觉人生达到了巅峰。但编剧的金钱观缺失,主要是这个家庭的资产定位:三个孩子属于中产阶级,又是出国,又是在大城市买房子,又是开奔驰。可以说70%的人生活都达不到他们家生活水平。就这一点他就代表不了大多数人。而苏大强的房子月供超过了3万,还能说卖就卖,房子到底是谁的名字?小编觉得这才是最不现实的。老宅卖了买新房,首付款还是差20万,苏明哲和苏大强看第一套房的时候报价万,苏大强很满意,苏明哲当时犹豫,最后导致这套房没有成交;第二套房万买下来了,新规定是按揭贷款年限与借款人年龄相加不超过70周岁,按照苏大强年龄推算,只能贷7年应该是合理的。前提是购房人年龄上限70岁。苏大强每月还款高3~4万元之间。苏大强的退休金绝对不够,以前的月供,都是苏明哲还的。两地分居花销特别大,苏明哲失业再就业,哪来的钱承担每个月超过3万的月供?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没算过这笔账吗?说实话,《都挺好》里是处处bug,最大的bug是明玉太有钱了,除了受点家里老头子和哥哥们的气,放谁身上日子都嗨的不行。然而现实社会中,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更普遍存在的是没房子,没男友,没存款的三无大龄女青年,哦,还得再加一条,还没颜值。虽然涉及金钱就糊涂,但这两部剧其实还是很好的剧。尤其《带爸留学》,小编就当喜剧看的,虽然逻辑有硬伤,剧情有槽点,但观众也明白,如果不这样,根本没法往下拍。孙红雷的细节表演和台词艺术,自然不必多说;林飒感觉换了谁来演都hold不住这个角色;武丹丹人设的不合情理,也是给父母敲响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当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或者觉得被抛弃的时候,可能会做出格的事”的警钟。最让小编感慨的是,刘若愚演出了婚姻不幸的中年女人的危机——失去自我。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父母不应该把所有希望都强压在孩子身上,这样不一定让孩子“成龙”,而家庭反而可能分崩离析。不仅是什么事业、爱情都会一败涂地,可能尊严和自由、生活都完全搭进去直到一无所有。说到底,还是先看父母,你们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aizx.com/thxw/14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