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让党的工作扎根到经济活跃领域,通过支部牵线、党员带头、村民参与、合作社管理等方式,提升农村产业的“造血”功能,实现产与销有效衔接,创新群众致富新路径。
?
?
01
抓好基层党建聚“合力”
?
坚持党建引领,紧抓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切实增强党建工作实效,召开会议3次专题研究产业发展,优化发展规划,分解年度目标任务,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坚持产业发展与党建工作一起谋划、一起推动,将强大的党建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基层党组织建在田间地头,在田坎上宣传政策、收集意见、问计于民,探索“党建+产业发展”“党建+专业合作社”“党建+基地+公司+农户”等模式,成立合作社和公司,以蔬菜、竹下天麻、羊肚菌、李子、樱桃等特色农产品为抓手,引进北美冬青、朱顶红等特色花卉种植,培育壮大白芨、重楼、黄精等中草药材种植,实现农业产业与党建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
02
抓好党员干部激“活力”
?
坚持党建引领,支部领航、村“两委”发力、党员全体参与。对各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发展开展调研,理清各村(社区)发展思路,实施“头雁工程”、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等,壮大了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深化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鼓励回乡干部为家乡产业发展建言献策,20余名在外公职人员利用节假日回乡参与产业谋划,共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采取组织引书记、书记引能人,党员带头示范、能人带动发展的“双引双带”措施,在村组干部、党员、致富能人的带动下邀请专家共开展产业培训3期,实地指导10余次。大黑冲村依托独特的天然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先后成立了竹子协会、竹下天麻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支委+党员+社员+群众”的帮带模式,党员干部带头试种,目前平均每年稳定种植户余户,种植面积余亩,收入余万元,成功把山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03
抓好特色产业强“引力”
?
坚持党建引领,突出特色优势,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探索“党建+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重点抓好里山特色优势产业。五山村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成立盆景爱好者协会,引进云南中卉御芳园林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以人工培育幼苗和发展小型盆景为主,中大型盆景为辅”的产业格局;引进皇鲜生进出口公司,打造0多亩的绿色蔬菜基地,“3零蔬菜”种植、中医农业发展、“5G+智慧农业数字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化产业化水平全面提升。中铺村以“三产融合+旅游”为抓手,引进通海县清泉进出口有限公司打造“乡村经济振兴”立体种养项目,鼓励采取“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开展,一期已完成土地流转亩种植“蜜李秋香”李子树,套种细黄姜80亩,下一步将依托中铺村“茶马古道”的文化资源,探索建设集农业、产业、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茶马古道”田园综合体。
里山乡将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党员的带头作用,聚焦产业兴旺关键核心,以特色产业为“引力”,积极培育农业新型主体,抓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带动效应,以点带面,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
?
(里山乡党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