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眼中的通海

涓鐧界櫆椋庡尰闄㈣返琛屽叕鐩婁簨涓?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81231/6756949.html

通海离我并不远,虽然现在的华宁和通海是相邻的两个县,但是过去的年代里曾经同为一个县。在多数华宁人眼中,说起通海必定想到秀山,秀山好像就是通海的代名词。

30多年前,为了让临近中考的学生们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到通海爬秀山。当年爬秀山是很多人的梦想,所以我们老早就很兴奋。终于等到出发的那一天,我带着妈妈提前就煮好的老鸡蛋,穿上此行爬秀山她特意为我买的格子花衬衣,还有一顶当年彼为时尚的白色布帽子,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在班主任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坐上班车从青龙镇出发,经过华宁到通海。那一条弯来绕去的公路,让许多晕车的同学当场就吐了。

秀山美丽的风景和古老庄严的寺院让我感到十分新奇。老师让我们记住秀山的上山路线,观察秀山上各个景点以及著名的对联等等。因为此行回去之后,要写一篇游记交给老师。爬秀山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事那就是照相。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在秀山上的几张照片,已记不清是在秀山哪个地方拍的。那一次秀山之行,因为太好奇只知道使劲往上爬,一路上之上我只记住一堵墙上的几个大字:高山流水。当年我天真地以为肯定还有一句:知音难寻。我在那几个大字周围仔细找过,但是就只有高山流水。回来后,经过教师和同学们的层层传递,我认真地记住了涌金寺那副有名的对联: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古枫古柏香。秀山和那一副对联成了我人生的第一次旅行。

高二那年,我陪着小伙伴去通海相亲,算是第二次到通海。男方家的人要带我们去爬秀山,因为一同去相亲的还有老人走不动,就说逛逛通海的街道。我在通海百货公司买了一件浅灰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花半开T恤,那件T恤在当年已属比较时尚的衣服。我穿着它的几年时间里,有好多人打听过那件衣服的出处。我一直把它穿到破了几个洞才舍得丢掉。

我和爱人谈恋爱时,他带着我去爬秀山,那是我第三次到通海第二次去秀山。当年我身边许多人都默认一个不成文的规侧:那就是去爬秀山的一对男女,就等于同意两人建立恋爱关系,而去爬秀山的恋人一定是确定了恋爱关系。感觉那时谈恋爱的人都喜欢相约去通海爬秀山。那次和他去爬秀山,当然是确定要嫁给他才去。在秀山上我们也毫无例外地拍了几张合影,两人站在一道古老而华丽的圆形门旁。从此之后,虽然到过通海却再也没有到过秀山。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许多亲戚朋友都喜欢到通海购物。到通海买衣服成了一种时尚,一拉身上的衣服说:通海买的,语气里多少有几分自豪。那些年交通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去通海基本只能坐班车。许多女性经常约上一大党朋友,冲到车站挤上班车。有时候像插筷子一样站着,一路晃到通海。当年的通海车站就在通印大酒店斜对面,车站前边的那一条街道十分热闹。在车上晕得吐的女同胞,一走在通海街上,看着服装店里各种款式、花样繁多的衣服,就个个精神拦擞。她们会一直逛到下午赶着点跑到车站坐车。更别说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事:到通海赶花街,在人山人海里被挤来挤去依然乐此不彼。甚至于几个人挤在一张上,大半夜还去通海看灯展等等。通海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文化气息比较浓的地方,也是离我们最近的旅行地。

上星期,我有幸到通海参加一个文学笔会,所以有机会小住通海。细雨朦胧的夜晚,撑着雨伞走在秀山脚下一条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我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相片发到朋友圈。我的省外微友们一致认为是大理或丽江。华宁的朋友有好大一部分人也认为是大理、丽江,只有少数人认出是通海,并且还是这样说:通海吧?这话明显是不太肯定。看到朋友们猜想的结果,心里突然产生一种幻觉,我是不是从华宁来到通海,却一不小心拐到了大理、丽江。

在司马第吃了晚饭出来,我们一行人往上走了一小段,就拐进右边一条小巷。我惊奇地发现,这里小巷里有许多古老而又豪华的民房。这些老宅大多有两扇厚实的雕花大门,大门上口含圆环的狮子头门叩,让人感觉时光在倒流。一道半闭着的大门让我们好奇地推门而入。主人客气地招呼我们进到那个幽静的小院,里面竟然也别有洞天。古老的窗子旁,一棵绿色植物长得鲜活富有生机,屋檐上的雨水轻轻地滴落而下,眼前的一切恍如隔世。说真的,我也以为是到了大理、丽江,而不是通海离我这么近的地方。

经通海县文联的邀请,在秀山脚下我有幸观赏到通海女子洞经音乐队的演奏,并聆听到古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洞经音乐。老式的舞台上身着汉服的女子怀抱琵琶或手抚长笛,轻划古筝音乐起,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原来,在我们身边竟然有这么古老的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我们在生活中,某些场合断断续续听到过的。开场的《迎宾曲》,那种喜悦的曲调轻快悠扬真是韵味十足。最让我感动是那一曲《满堂红》,曲中的少许片断,我在生活中的某些场合是经常听到的。当它融入一曲隆重华丽、欢乐大气的《满堂红》,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那些演奏洞经音乐的中国古典乐器,我也不是完全知道,也不敢说理解了洞经音乐的博大精深。但是坐在台下的我,却真的感受到古老的民族音乐那种端庄典雅、气势恢弘。我突然有些激动,激动身边竟然还有如此美妙的音乐,并且是属于我们的音乐。更感动那些为了洞经音乐的传承,终身不嫁的女子。洞经音乐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让我感动之余又赞叹不已。对于我们的地方历史文化,我在通海看到了传承。

通海经历的这一切让我心里十分惭愧,以往对于通海的认知实在太过肤浅。在曾经的岁月里说起通海,大脑立马会闪现出秀山、杞麓湖,还那几条老街道。对于通海美食,我一直比较喜欢通海的咸菜,比如通海的汤鲊再手心灵手巧的外地人,做出来的味也不是通海那个味。阁楼旁一家鲜烤店的沙糕,家喻户晓的芝麻豆磨糖,排长队都不一定吃到的葱油饼等。我只看到了秀山,只看到了通海城热闹的商业文化,还有如今小桥流水的古香古色。我这外地人根本不了解通海这个礼乐之邦厚重的文化底蕴。特别河西镇,那儿还保留着明代的建筑,建筑风格看似简单却不失繁华。在那些古老的建筑里,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安静地打牌,小孩子在那认真地看书。这是礼乐之邦的人民的生活,是我们匆匆忙忙去爬秀山,以及提着包忙着购物的外地人,所不能体会的生活情趣和文化氛围。

我想更多地了解通海,更想时常在那些古香古色的街道上漫步,特别是下着小雨的夜晚。

冬枫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aizx.com/thxw/11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