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杞麓湖治污做表面文章玉溪市副市长

多年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5/5845622.html
刊文报道云南生态反腐最新案例杞麓湖治污做表面文章:玉溪市副市长贺彬被查!两个月前,作为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杞麓湖,水污染治理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环境问题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今天上午,云南省纪委监委一口气发布了涉及10个人的处理通报,分别是1名厅级干部、4名处科级干部被查,5名企业老板因涉嫌行贿被留置。他们均与“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污染治理”有关。杞麓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境内,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面积近40平方公里,也是我国国家级湿地公园。由于流域内蔬菜种植面积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杞麓湖水质长期为劣V类。今年4月,中央第八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下沉玉溪市督察发现,当地在杞麓湖污染治理工作中不动真碰硬,为达到水质考核要求,搞样子工程,做表面文章,采取弄虚作假手段,干扰国控水质监测点采样环境,造成水质改善的假象:玉溪市投资万元建设工程,从大龙潭引水入湖;玉溪市投资万元,在监测点周边建成围隔工程,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域,防止好水流出去、差水流进来;通海县投资万元,建设入湖延伸排水管道,将生态补水和部分水质提升站出水输送到水质监测点附近区域,稀释水体污染物浓度;通海县于年3月至12月间,投资4.85亿元,陆续在湖边建成6座水质提升站,即从湖中取水,经臭氧净化后再排入杞麓湖……杞麓湖污染问题并非首次被曝光。早在年11月,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就向云南省委、省政府反馈称,杞麓湖水质仍为劣Ⅴ类,要求当地加快通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实际上,该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本应于年建成投运,但7年过去了,仍未建成。年6月,时任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的黄润秋,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现场检查发现,当地仍以选址不当、地基沉降、资金不足等理由当作通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延期的原因。黄润秋当场打断他们:“你们不是选址、地基、资金问题,关键还是认识不到位、担当不够的问题,是思想上、意识上、站位上出了问题。”5年来,杞麓湖水污染治理问题多次被公开点名,背后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当地一些干部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中就包括时任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此人年12月出生,曾任云南省住建厅厅长,年8月任玉溪市委书记,年6月改任省人防办主任,5个月后落马。玉溪原市委书记罗应光云南省纪委监委的专题片披露,罗应光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为了能顺利“应考”“闯关”,不惜弄虚作假、铤而走险,把杞麓湖水质长期得不到改善的原因简单归结为雨水少,提升杞麓湖水质的根本办法是“靠天老爷赏饭”。除了懒政不作为,以及大搞弄虚作假,杞麓湖水污染治理背后的腐败问题,也于今日被曝光:玉溪市副市长贺彬,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侯鼎、一级主任科员王秋红,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文明建设处处长邓加忠(主动投案),云南省环境科学院原高级工程师田军(已退休)等5名干部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云南聚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中皇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国兵,云南晨怡弘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林柏严,云南福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詹武,银发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市场部负责人魏东,云南澄江云工建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赵浩明涉嫌向国家公职人员行贿,已被留置,配合调查。官方简历显示,贺彬是河南安阳人,年2月出生,长期在生态环保领域工作,曾任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年3月任省环保厅副厅长,3年后改任玉溪副市长。他还是致公党云南省委副主委(兼),省政府参事。退休后被查的云南省环境科学院原高级工程师田军,曾任出现在云南省纪委监委专题片《杞麓湖的呐喊》之中。原来,为杞麓湖水质提升及其他相关项目做评审的业内专家多达29名,主要涉及杞麓湖水质提升、补水管道向湖心延伸及柔性围隔等三个项目。该片第五集《“专家”的背书》中披露,田军应公司所邀,帮忙做柔性围隔项目评审。随后,田军找了其所认识的4位专家参加项目评审。简而言之,这些公司把专家评审作为一个子项目承包给田军,田军组成“亲友团”式的专家评审组,这种专家在评审时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治污理应先治政治生态上的污染源,上述10人的被查,相信将有利于杞麓湖早日水清如昔。

发布云南抗疫最新消息

畹町全区全员居家隔离

学校培训机构全部停课

7月8日瑞丽市畹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畹町全区实行全员居家隔离的通告》从年7月8日14时起对畹町辖区实行封闭管理所有居民居家隔离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全部停课餐饮行业仅可提供外卖配送服务关于畹町全区实行全员居家隔离的通告因我辖区疫情形势进一步升级,为切实维护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扎实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指示,结合畹町实际情况,经畹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对畹町辖区(含畹町镇、畹町农场)采取全员居家隔离管理措施,现就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从年7月8日14时起,对畹町辖区实行封闭管理,所有居民居家隔离。解除时间视疫情另行通知。二、居家隔离期间,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全部停课。除保供超市、农贸市场、医院、药店外,其他经营场所一律停业。餐饮行业仅可提供外卖配送服务。三、保障防疫、医疗服务、城市运行、值班执勤、保供人员、外卖配送员、志愿者等人员持特定通行证在全区通行。四、居家隔离期间,生活物资由畹町镇前线作战指挥部组织配送。五、对违反规定擅自开门经营的场所坚决关停,对擅自外出、聚集等违反居家隔离管理规定的人员,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六、严厉打击非法偷越国(边)境行为,严惩偷渡者及其组织、协助、容留者。七、居民要自觉履行法律义务,配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对干扰、阻碍防控工作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八、对突发事件、突发疾病等,请广大群众报、、进行处置,并立即向网格员报备。瑞丽市畹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年7月8日

报道北迁独象最新动态

其实我不想走?也得走!

其实我很想留?不能留!

7月7日凌晨,为防范北移离群独象进入玉溪市人群密集区域,造成公共安全风险,玉溪市红塔区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现场指挥部按照拟定的应急管控预案要求,紧急启动对北移离群独象的捕捉转移应急管控措施,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7月7日15时,北移离群独象已安全转移至其原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安全回归栖息地。为什么要对离群独象采取捕捉转移的管控措施?采取捕捉转移措施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一起来看“北移亚洲象离群独象捕捉转移”专家解读

一、为什么要对离群独象采取捕捉转移的管控措施?

专家解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谢屹):通常情况下,雄性亚洲象成年后会离开象群寻找其它象群中发情的雌象交配繁殖;也会偶尔离开象群单独或成1~2头的小群活动。因此,对“北移独象”的助迁工作,从它离群后,国家林草局指导组和省级指挥部就着手组织国内权威专家开展研讨,进行科学论证,制定了相应的应急管控预案。“北移独象”于年6月6日上午8时45分脱离北移亚洲象群,截至7月7日,已独自活动32天,距离象群69.5公里,先后在昆明市晋宁夕阳乡、安宁市八街、玉溪市红塔区北城街道等多个区域,活动区域范围平方千米,移动距离约公里。7月5日,进入玉溪市北城街道拶[zǎn]坝塘社区,距离晋红(晋宁—红塔)高速0.3公里,距离昆玉(昆明—玉溪)城际铁路0.2公里,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独象安全管控难度大,公共安全的风险高。专家分析,该雄象已独自活动32天,与象群直线距离越来越远,自行归队可能性不大。从近期监测情况看,由于天然食源逐渐减少,独象依靠人工投食或进入农户家觅食,肇事增多,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8条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控制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业、林业生产。出于人象安全考虑,指挥部紧急启动了应急管控预案,决定对其采取麻醉捕捉措施。

二、采取捕捉转移措施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专家解读(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北移亚洲象群自被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测人员发现并命名为“小短鼻家族”,一直在我们的监测研究范围内。“北移独象”是一头亚成体雄象,年龄约10岁,高约1.9米,体重约1.8吨。通常情况下,雄性亚洲象成年后便会离开象群,寻找其它象群中发情的雌象交配繁殖;亚成年雄象也会偶然离开象群单独或成1~2头的小群活动。截至7月6日,“北移独象”脱离北移亚洲象象群31天,距离象群直线距离69.5公里,没有回归迹象。这对1头仅10岁左右的亚洲象而言,将遇到难以预测的生存困境。加之,独象活动区域持续降雨降温,可供取食的自然植被减少,短期内很难找到适宜栖息地,长期依靠人工投食,不利于其身体健康。根据多年对西双版纳和普洱亚洲象的监测研究显示,独象离群时间长短不确定,活动范围广,肇事风险高,监测预警和安全防范的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其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这样的转移安置措施,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三、用麻醉方式对“北移独象”实施捕捉是否可靠?

专家解读(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职业兽医师保明伟):实施麻醉猎捕转移野象是国际通行处置方式,国内也有多次成功实施麻醉捕捉亚洲象的实践经验。野生动物麻醉捕捉技术对动物损害小、成功率高。实施麻醉猎捕转移野象的国际惯例,又有国内多次成功实施麻醉捕捉亚洲象的实践经验。对“北移独象”实施麻醉捕捉的操作人员来自于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该中心于年成立以来,参与野生亚洲象救助、救护21次24头,成功收容了小象“然然”“小强”“羊妞”等7头野象。中心培养出一批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从事亚洲象的救助和应急处置工作。年,救助中心成功救护了闯入普洱市闹市区的“逛城哥”,年成功救护了在勐海县频繁肇事的“老三”,年成功救护了进入勐腊县县城的1头公象。因此,我们在制定预案时就对“北移独象”麻醉捕捉任务的成功实施有较大把握,能够确保人象安全。

四、将“北移独象”长距离转移到西双版纳是出于什么考虑?是否存在风险?

专家解读(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沈庆仲):之所以做出这样长距离转移放归的决定,主要是基于以下二方面考虑:一是亚成体雄象离群属于正常行为,近期的监测显示,独象离群后,没有表现出寻找和追赶象群的行为迹象。将其麻醉捕捉后就近送回象群,不能确保它不会再次离群。二是象群在寻找适宜栖息地,我们也一直在科学助迁其往南返回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因此,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北移独象”直接转移至原栖息地放归,最大程度减少对“北移独象”的人为干预,有利于其尽快适应环境,恢复自然生活状态。此次放归的具体位置,是经过专家组认真论证踏勘的。“北移独象”放归后,将由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对其实施常态化监测,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aizx.com/thxw/11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