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洗澡学问多,没洗好有可能会影响宝宝

烫伤事件在新生儿的意外中频繁发生,尤其当给他们沐浴而水温过高时,这成了宝宝们健康的隐患。

许多初为父母者,在沐浴宝宝的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不小心给宝宝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有次,我在一个宝妈交流群里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一个初为人母的妈妈在给孩子调节沐浴水温时,因为缺少经验,没用温度计检测水温,结果调得水太热。

这位妈妈不小心将孩子迅速放进盆中。孩子一接触到水就立刻大声哭泣起来。

妈妈立刻将孩子从水中抱出,发现孩子的臀部全都红了。她和家人急忙用冷水给孩子散热,但孩子依然持续哭泣。

医院后,经医生检查发现孩子的私处受到了烫伤,幸好及时处理,否则可能影响到将来的生育功能。

可以想象,那位妈妈当时一定非常害怕,可能对未来给宝宝沐浴这件事感到极大的畏惧。

宝妈小包也曾经历过给宝宝沐浴导致烫伤的情况。自从孩子诞生以来,她总是带着宝宝外出沐浴。

最近一次,她像平时一样带着孩子去婴儿洗浴中心。以前一直有经验丰富的阿姨照顾她的孩子,但这次却换了一位新手。

小包原本想请求更换一位经验丰富的阿姨,但出于尴尬,她没有提出这个要求。

沐浴即将结束时,宝宝尿了,新手阿姨打开水龙头冲洗。

那时阿姨并未注意到水温,冲洗完毕后,就把水龙头放置在澡盆内,并没有及时关闭。

不久后,澡盆里的水开始冒出热气。小包刚开始疑惑,随即听到宝宝的大哭声,这才意识到宝宝可能被烫伤了。

她立即用冷水冲洗孩子,听着孩子沙哑的哭声,感到非常心疼。

后来,小包检测了水温,发现连自己都觉得烫手,更不用说宝宝敏感细嫩的皮肤了。

尽管是店内新手阿姨的失误,但作为母亲,小包没有及时发现异常,也感到非常自责。

小包思考,今后还是要自学给宝宝沐浴,尽量减少带孩子到店里沐浴的次数,毕竟不能让孩子的健康承受这样的风险。

很多时候,宝宝生病都是因为父母在给宝宝沐浴时的不当操作,未能重视水温、环境温度、宝宝的身体状况等重要因素。

安全给宝宝沐浴是一门技术,以下几点,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是必须要学习的。

关于给宝宝沐浴的知识很多,沐浴方法不当可能会危害宝宝的健康

新手父母应了解如何正确地为宝宝沐浴

●选择正确的沐浴时间

在给宝宝沐浴时,应选在天气最温暖的时段,一般是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之间。

很多妈妈倾向于在喂奶或喂食后给宝宝沐浴,认为这样宝宝吃饱了不会哭闹,但这是个误区。

饭后立即沐浴会影响宝宝的消化系统,可能导致吐奶或溢奶。

同时,宝宝沐浴的时间不应过长,维持在10-15分钟是最佳的,以免宝宝感冒。

另外,新生儿的沐浴频率不宜过高,每周2-3次就足够。特别是孩子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不宜沐浴,这一点父母必须记住。

●沐浴前的准备工作

在准备给宝宝沐浴之前,我们需要准备温度适宜的沐浴水,并在宝宝的澡盆旁边备好婴儿专用的沐浴露、洗发水、润肤乳,以及干净柔软的毛巾和浴巾。

还要准备宝宝沐浴后需要的包巾、更换的尿布和衣物,以及用于清洁宝宝外耳和水渍的无菌棉签等。

在沐浴宝宝前,大人需要彻底洗手,防止将细菌和污垢带给宝宝。

同时,应剪短指甲,以免在擦洗时刮伤宝宝的皮肤。

除此之外,还应摘下手表、戒指等首饰,这不仅保护个人财物,还避免意外刮伤宝宝。

●注意沐浴水的温度

在浴室设置室内温度计,根据气候变化开启浴霸或暖气,保持室内温度在26至28度为宜。

夏季,宝宝沐浴水的温度应控制在37-38度;

冬季,则应将水温控制在39-41度。

宝宝皮肤娇嫩,对外界温度非常敏感,过高的水温会造成身体负担,可能导致不适。

因此,不应仅凭成人的手感来判断水温是否适宜,最好使用温度计。

●正确的沐浴步骤

开始沐浴前,应先脱去宝宝的衣物,检查尿布、眼睛、肚脐和全身皮肤有无异常。

确认宝宝身体无异常后,继续沐浴过程。

沐浴应按照洗头、洗脸、洗脖子、洗四肢、洗后背、洗私处的顺序进行。

洗头时需注意保护耳朵防止进水。

在整个沐浴过程中,应特别留意宝宝的头部位置。

写在最后

对初为人父母的我们来说,学会安全适宜的沐浴方式对宝宝至关重要。

在沐浴前,需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避免在宝宝出现不适时沐浴。

沐浴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步骤和方法,如果可能,还可以为宝宝进行抚触。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相信给宝宝沐浴将变得轻松许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aizx.com/thwh/15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