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金收支,一律由报账员来经手办理,其他人员不得插手,请大家下去打好‘预防针’……”不久前,通海县九龙街道纪工委召开联席例会,针对信访举报件办结后暴露出来的制度短板、廉洁风险进行分析研判,并向与会的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发出警讯。
在纪工委联席会议上提示财务方面的廉洁风险,折射出近年来通海县纪委监委“县统筹抓乡促村”,探索嵌入式监督的新成效。
“实施主体不对就是违反规定,任性操作,会为滑向犯罪深渊埋下祸根。”九龙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表示,遏制农村基层“微腐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制度的执行力。有的制度生效已经十年了,但仍有村组干部疏于学习落实,稍微监督提醒不到位,就有可能形成破窗效应,由违规演变成犯罪。
针对上述情况,通海县纪委监委根据《玉溪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派单实施办法》精神,每个季度向乡镇(街道)纪(工)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派出监督责任清单,要求其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县委、政府工作重点,主动跟进贴近,协助、督促被监督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首要职责就是对村组的工程项目招标和资产资源发包方案审核把关。”里山乡纪委负责人表示,自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来,每周都会接到各村组有关资产资源发包、工程立项投资、大额公共用品采购等申报资料。乡纪委在参与中监督集体审议方案的全过程,对“四议两公开”材料不齐、资金来源不合理,不符合环保、规划、厉行勤俭节约、产业结构调整等法律政策要求的,或者村组举债建设、债务风险大的交易项目,即便决策程序合规,也会被否决。
“作为班子成员联系一个村,每周都能感受到基层的群众诉求往哪走,廉洁风险向哪移。”九龙街道纪工委负责人表示,不管是审核联系村集体财务开支、参加干部会议,还是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进村入户做工作,都能见微知著,由联系村的痛点、堵点、卡点问题串起其他村的共性问题,然后对照县纪委的监督责任派单,及时汇报,未雨绸缪;同时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早干预早处置,将廉洁风险和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乡镇纪委既是专责监督的终端,又是村务监督的节点。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为了保障集体公共资源交易的阳光透明,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实施监督的再监督,即村组一级的申报材料中,必须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签字认可。此外,县纪委监委探索试行“县通报乡”、“乡通报村”的三级监督检查工作质效通报制度,把各监督主体在阶段性重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和问题线索数、督促问题整改数作为监督质效的评判标准,每季度进行排名通报,按管辖层级由分管领导适时开展工作约谈,以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倒逼监督能力的提升,推动监督责任的落实。
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街道)纪(工)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线索9件,立案审查调查18件。
“压担子、定目标解决的是动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畅通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村(居)务监督机构的上下联动、左右驰援体制机制,优化监督环境。”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柏元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