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区”?
只是关于生活的另一种方式
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传说中的富人区”。广州是华侨新城,深圳是罗湖,上海是思南公寓,北京是亚运村……在成都,就是桐梓林。
“富人区”这个词大概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在那个普遍人家工资只有几百块、住房还属于分配的年代,一批先富起来的人开启了城市生活的另一种方式,然后迅速地成为城市中的“标杆icon”。
而“传说”则多多少少带有褒义的新奇夸张意味,对于那个时候刚刚打开眼界的人来说,“富人区”意味着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这扇门给了多少人一个绮丽的生活愿景,成了许多人关于“奋斗”的全部想象。
●桐梓林的街道随处可见欧式风格的建筑。摄影:小枝?ZIPART
从地图上看,桐梓林东起人南四段,西至新光路,南起桐梓林南路,北至二环路。这个方方正正的街区里,你随处可以见到欧式风格的建筑伫立在街道两旁,这里是成都最早的“国际社区”。在那个在大街上见到外国人都会多看两眼的年代,桐梓林就是成都的“世界之窗”。
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种新兴的生活出现在成都。红酒、雪茄、威士忌、西餐…那个年代玩不起这些“洋格”的人,对住在桐梓林的人都会高看两眼。
●摄影:小枝?ZIPART
到了现在,出现了后起之秀如神仙树、浣花溪、麓山、牧马山等,桐梓林已经没有当初的“富豪”感。但说起“富人区”,桐梓林依然还是头一个出现在成都人脑海里的地方。
“富人区”之于桐梓林,大概已经沉淀为两种含义:包容、多样的生活形态和具有先驱性的实验生活样本。
当你在桐梓林看到遛狗的外国人和坐在街边的阿姨熟络的打招呼,抑或是看到头发花白的老人操着一口不甚熟练的川普英文和金发碧眼的小哥聊得眉飞色舞,你就会懂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无论你在网上的其他平台上看到多少关于桐梓林的文章,都无法真实的描绘出这一个片区的气质。放眼看过去,真正拥有“oldmoney”气派和特质的片区,大概只有桐梓林了。
.
.
.
●1.宝炙星;2.BarCoda;3.成都闲派茶餐;4.Grainsn‘Beans面包谷;5.INVISIcoffeeshop;6.迦南;7.两半·Half咖啡酒馆;8.蜜和麦精酿啤酒吧;9.MATATACOCKTAILWHISKYBAR;10.喵记轻食屋;11.南门精酿;12.NeochicArtisticBar;13.NICOCOCKTAILBAR;14.ORIGINS;15.清鬼刺青;16.TWENTYTHREE23咖啡;17.THEGREATBARTENDER;18.野鸽子咖啡。地图:三金?ZASHE杂社
*以下清单以首字母为序
宝炙星
夹在杂货店和日料店之间的一家美式汉堡店,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就会被忽略。不过香味是最好的导航,我和摄影小枝是闻着香味走进去的。
店面不大,但走进去会有“这就是美剧里常见的街头小店”的感觉。和在店里吃汉堡的外国人聊了聊,他们说这里的汉堡味道很正,是他们日常进食的据点之一。
在这里待久了会有种自己正处于美剧拍摄场景中的错觉,总觉得会发生“从后厨突然冲出来拿着点餐单的毒舌女服务员,翻着白眼让你快点菜“这种美剧名场面。
●摄影:小枝?ZIPART
??营业时间:11:00-14:00,16:30-2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