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宝鉴》栏目
为大家推送
桐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马鬃苗族婚嫁习俗
↓↓↓
马鬃苗族婚嫁习俗分为说亲、订婚和接亲。男女青年经过恋爱情投意合后,由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跑腿、联络、协调,按第一回人亲、第二回人亲、第三回人亲、散人亲、点香开庚等“三回九转’礼仪至婚礼结束。
一、说亲
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后,男方父母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女方父母若同意婚事,便会商定送第一次人亲(礼物)的时间,同时问清男女双方的血缘关系,是否同宗共祖祭鼓。
二、订婚
按照第一回人亲、第二回人亲、第三回人亲、散人亲、点香开庚等“三回九转’礼仪流程进行。
第一回人亲由媒人带上男方的礼物到女方家暂住一宿,待夜晚共商婚事礼物为双数,一般为两瓶酒、六至十二包用红纸封好的白糖(每包一斤)。过去,第一回人亲只送女方父母。
第二回人亲仍由媒人独自送去,只送给女方父母。礼物通常是二或四瓶酒,八至十二包白糖。媒人要同女方父母商定第三次人亲的时间和礼物;
第三回人亲由男方“家长”(家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和媒人一起把礼物送去。先送给女方父母,再送给姑娘的祖父母、伯伯、叔叔、长兄。之后,由姑娘的伯伯或叔叔把散人亲的亲戚信息告知男方“家长”。男方“家长”一一记录,并代表男方父母承诺,回去及时做好准备。按姑娘长辈的顺序依次登门拜访后再到女方家商议开庚或订婚之事。
订婚,又称订亲。由媒人、“家长”、伴郎和小伙子四人,背上两瓶酒、八包或十二包白糖、一包米饭、两斤土烟到女方家。女方亲戚齐聚,男方“家长”向女方的亲戚谢过礼,高声小伙子和伴郎拜堂。先叩拜祖先,然后依次从女方长辈依次交叉喊礼,每喊一次小伙子和伴郎行一次跪拜礼,拜完后男方小子改口叫姑娘的父母为“爸爸”“妈妈”。
点香开庚。苗语叫“打雷就下雨,米饭一起熟”。苗家人点香开庚时间是农历六月双日,由男方“家长和媒人同女方家长共商接亲财礼事宜,然后女方将姑娘的生庚八字给男方家长,以择良期完善婚事。选定婚期后,由媒人和“家长”带上期单、两斤包好的白糖等双份礼品到女方家传递婚期,告之女方作好嫁女准备。姑娘的伯伯或叔叔向男方“家长”提岀抚养费和爷爷奶奶、伯伯、叔叔、舅舅的财礼费,以及所做的绣花钱等。若姑娘岀嫁时要陪嫁牛羊,也一并提出来。同时女方家长要告之嫁女时有多少亲戚送亲,嫁妆有多少,以便男方家好请相应的陪客和搬运嫁妆人数。男方“家长”把女方姑娘长辈们交待的事宜—一记录,回去告知男方父母及时做好完婚准备。
三、结婚
结婚,即男女双方举办婚事,程序复杂,前后要三天。
接亲。第一天,男方要安排七人接亲队伍(去单回双)到女方家接亲。队伍顺序为:媒人、“家长”、接亲婆、接亲公(选择儿女多、命运好的夫妇)、背礼品歌手吹芦笙人、伴郎、是新郎。到女方家,芦笙一响,女方列队迎一对应作陪。双方客人入座后,女方家摆上两瓶酒,共饮两巡后送上礼品。新郎、伴郎行跪拜礼,跪拜男女双方祖宗、祖父母、父母及众亲友。吃完饭后要举行购咂酒仪式
入门。第二天早饭后,举行发亲仪式。接亲婆将新娘带入堂屋,围桌转三圈后带到大门口,新娘兄弟手拿红伞在门口拦住接亲公,双方对唱《交平歌》。通常新娘弟弟要唱到接亲公拘出喜钱后才将平撑开递给新娘,寓意新娘在人生的道路上遮风挡雨,路平安。新郎从新娘的嫂子或妹妹那儿夺得新娘的嫁妆毡包,回到堂屋中跪拜新娘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伯伯、叔叔、母舅后才能告别新娘家。伴着欢快的送亲芦笙,新娘在接亲队伍的引领和送亲队伍的护送下走向男方家中。
喝咂酒。晚饭后总管安排大家聚在堂屋咂酒。新郎父母将财礼放在桌上,双方家长当着送亲和接亲队伍清点后,交给女方家长接完毕,大家两两配对入席礼砸酒,直至闆完大家下席休息。唱歌的,就在堂屋中相互对唱。
新娘夜宴席。鸡鸣时,总管会请妇女围桌而坐,接亲公和送亲公分别拿着送亲队伍背来的公鸡和母鸡,取下鸡舌高唱《鸡舌歌》后,扯出鸡舌将鸡头相互递给对方,大家共饮美食佳肴。这一宴席称“新娘夜宴席"。取鸡舌寓意新郎和新娘从没有口舌之争,夫妻和和塍睦,白头到老。
第三天早饭后,送亲队伍要摆桌设宴请接亲队伍,男方家长将代为保管的财礼钱、离娘肉、喜钱一一交给女方送亲队伍,送亲公和送亲婆与男方父母交换新娘新郎意见,送亲队伍高唱《答谢歌》下席离开。新娘在小姑的陪伴下,哭着到狭窄的路上挽留送亲队伍。送亲队伍逐一向新娘道别,送上眼泪钱,喝了新郎的拦路酒后依次离去。送亲客人走后,男方家立即在堂屋摆上酒宴,邀请族中长辈入座,给新郎取老名(由新娘父母取,意味着新郎成家开始新的生活)。
在途中送亲队伍要停下吃午饭,敬车马神,这叫回车马无论路程远近都要举行这一仪式。快到新郎家时,接亲队伍要停下来,等待新娘精心打扮。新娘在送亲姐妹的帮助下,换上漂亮婚装,撑着红平,遮住面厐,继续向新郎家走去。
新娘到了新郎家,依次有迎风席喝咂酒、财礼咂酒、新娘夜宴席等宴席。
迎风席。是新郎的直系和旁系亲属在院坝为新郎、新娘、送亲和接亲队伍安排的欢迎宴。一个接亲客陪一个送亲客,男对男女对女,—一陪伴绕桌子转一圈,然后双方唱迎风歌。歌罢送亲客谢言喝酒,酒毕算一道风,如此几道,通常要举行三道。迎风席后,新郎父母在堂屋摆设家宴欢迎送亲和接亲队伍,席上互唱敬酒歌和答谢歌。
回门。婚礼三天后,新郎新娘、小姑背上礼品(如:一块猪肉、两瓶酒等)和新郎方家长回门。到女方家后,新郎主动找桌子在堂屋中央摆放,邀请女方长辈入座,并跪拜敬酒。当天或三天后,新郎新娘返家。
苗族婚嫁习俗是苗族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婚俗礼仪热烈庄重又诙谐幽默,充满浪漫与神秘感,具有民族性、民俗性、地域性、戏剧性等特征。其内容丰富,风风情古朴,别具一格,对研究苗族族源、风俗习惯、古代社会、迁徙等都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文/娄义顺杨勇梁正强摄影/张宗荣梁爱科)
“娄山关”更多精彩文章:
■千人漂流!桐梓好个清凉盛夏!外国人都来啦!
■桐梓县人民法院执行悬赏公告(年第一期)
■桐梓公交IC卡客户服务中心将搬迁至君悦国际
“黔程通”精彩文章:
■县委宣传部向全县征集脱贫攻坚感人故事
■市政府督查组到我县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专项督查
■桐梓县召开国土资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监制:金晶
编辑:赵军梁丽婷
制作:廖亮亮饶晓彬
桐梓广播电视台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