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乌镇!”“加油,桐乡!”“希望本次互联网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昨天(12月2日)晚上开始,一部由新华社联合桐乡市委宣传部采拍制作的时长不到5分钟的短视频在网络上热传开来,瞬间引来网友打call。截至目前,该视频的网上阅读量已经超过20万!
视频中,遍布世界各地的桐乡游子和他们所在城市的外国友人,纷纷通过镜头表达对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期待与祝愿,表达对祖国对桐乡、乌镇的惦念与祝福。让我们赶紧先来看一看——
细心的小伙伴们或许已经发现了,这部短片有两个最为明显的特点:一个是汇聚了很多标志性的国际元素;一个是满满的桐乡元素,又能恰如其分贯穿视频始终。
世界
乌镇地球村村民纷纷表达共同愿景
据市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张潘丽介绍,这组取材自海外六大洲的创意拍摄,是从10月中旬正式启动的,时间紧环节多。为此,新华社浙江分社还特意制作了一份拍摄操作手册,从“同乡
桐乡世界乌镇”的角度进行创意策划。考虑到当中很多镜头,基本要靠非专业人士拍摄,所以对于怎么拍,也进行了详细地拍摄指导。而具体的视频素材,则由桐乡市委宣传部统筹联系。
来自世界六大洲的国际友人,纷纷通过镜头表达对中国对桐乡、乌镇的美好印象,以及对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期待与祝愿……
“我曾去过乌镇,我非常喜欢在运河边散步的感觉。”来自加拿大的阿诺?兰佩绍德这样为乌镇点赞。
“我祝愿大会取得成功,希望会议上讨论对全人类来说重要的议题。”来自巴西的罗尼?林斯说。
来自刚果(金)的克里斯班坦言:“我最关心的是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因为它与我的生活相关联。”
……
在这部短短不到5分钟的视频背后,浓缩了海内外桐乡人的集体智慧与行动力。在市委宣传部的广泛发动下,身在世界各地的桐乡人,通过他们与当地外国友人的友好互动,采访拍摄汇总了大量的视频素材。片子最终经新华社专业人士设计剪辑,同时对其中许多小语种翻译进行了反复的校对。
“与六大洲14个国家的桐乡人同时沟通,时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经常需要一大早或者深夜进行联系,实在不行只能 这支分散在海外由数十人组成的“制作团队”,通过这样一次互动,也都成为了桐乡在外的宣传大使,并成功扮演了一次"新华社记者"。他们中不仅有律师、工程师、自媒体达人、文化顾问,还有许许多多桐乡企业人。
比如,视频中站在美国苹果公司将启用的总部大楼前录制视频的那个帅小伙,他叫许天韧,现在苹果公司总部任职工程师。这位“85后”来自梧桐街道城南村,已在美国生活多年,而他现在所在的美国加州库比提诺市,与桐乡也有着友好往来。
视频中出现的名叫铃木裕己的日本人,他是大家熟知的桐乡旅日华人晋鸥的好友。小布了解到,原本晋鸥先生是要自己出镜送上对家乡的祝福,不过,由于是非专业拍摄,画面太过摇晃,最终未能编入短视频。思乡心切的他,又特意委托这位朋友在镜头前
桐乡。而他自己还特意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我自爱桐乡,乌镇互联网联世界”,以表达心意。除了此外,我们还能从视频中看到一些倍感亲切的桐乡企业人身影,包括巨石埃及公司副总经理钱志伟,巨石集团国外销售部驻印度代表金鑫,振石集团印尼镍铁冶炼厂副厂长费国民,以及华友钴业在刚果的员工们……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桐乡制造业国际化进程的持续加快,越来越多的“桐乡制造”走向世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桐乡声音从世界各地传回家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次创作打下了基础。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桨声灯影,长街深巷,一年一度的“乌镇时间”再次开启。一个更美更智慧的桐乡乌镇,正敞开怀抱,热忱欢迎和倾听来自世界各地宾朋的声音。
乌镇时间,值得我们赋予更多期待。
后记
在拍摄群里,新华社浙江分社的相关负责人在顺利刊播该部视频后还特地留言致谢:谢谢各位“新华社记者”,感谢大家跨越东西半球、大洋大洲,对于此次报道的参与!同时祝顺且安,常回家看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