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记者是一个记录自豪与感动、见证发展与辉煌的崇高职业。新闻记者代表着社会的良知,选择了记者,也就选择了一种责任,那就是要承担起社会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重任,承担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人民、服务群众的历史使命。
为大局呐喊,为中心高歌,为发展鼓劲。 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年。按照县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全县人民大力弘扬担当精神,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吹响了建设贵州最美北大门的战斗号角。“四创一整治”的实践,也为全县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片大有作为的天地。在过去一年里,外宣中心全体采编人员,胸怀大局,心系使命,淡泊名利,忘我付出,用多样的镜头捕捉历史脉搏,用生动的文字描绘时代曲线,用优美的影像放大“桐梓声音”。
我们以全新的视觉定位、栏目设置、节目形态、品牌支撑充分接轨本土社会文化资源,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精心策划,深度挖掘,大视角、全方位展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全县营造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建设贵州最美北大门的新方位、新路径、新设计提供舆论支持,体现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精心选择外宣亮点,扩大对外影响,让“桐梓实践”声名远播。在新华网、人民网、《贵州日报》、《遵义日报》等中央、省、市等权威主流媒体及栏目中均发出了“桐梓好声音”。截至目前,今年我们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上稿余条。
我们积极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坚持“三贴近”,在“走、转、改”中追求新闻的价值,用群众语言讲群众故事,以良好的作风树立起新闻工作者队伍的良好形象。
我们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娄山关手机报》的采编风格,为读者量身订做的新闻套餐,在短短的几帧内容中,包含“丰盛”的新闻内容。活泼、接地气的文字,网言网语、方言俚语的灵活运用,让人会心一笑,亲切感十足。大量的互动栏目,以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市民的信赖。新开拓的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新闻中;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这是对记者这一行业最好的注解。新闻发生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目的地。捕捉新闻真善美,我们永远在路上!
总编梁曙清
副总编尤晓婵
本期编辑胡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