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省衡南县启动了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修复工作,以此打造红色旅游主题公园。桐梓山红色旅游主题公园包括革命历史纪念区、军事体验区、山地骑行区等,分三期建设。截至目前,房屋本体修复工作已经完成,文史资料归集、公园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在积极推进中。
据了解,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旧址位于衡南县廖田镇杨和村井皂里组,与耒阳市、常宁市交界。年至年,何炳林创立洪门圈子会,进驻桐梓山,当时在农民运动会高潮时改称农会。年成立了桐梓山农民游击队,积极支援了水口山的工人暴动,与工人暴动队联合组成了桐梓山工农游击队,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独立第三团,建立桐梓山革命根据地。年4月,该团离开桐梓山革命根据地,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组成红四军。
年,民政部因桐梓山根据地把衡南县定为革命老区;年,被命名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被审定为“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代久远,土木建筑的房屋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洗礼,已千疮百孔。
在今年8月初,衡南县文物局在对湖南省保单位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旧址周边环境整治中,在根据地旧址附近的茶叶皂山、沙叶大丘山、大雨山和炮岭山上发现战壕遗址群。这些遗址群系大革命时期至湘南暴动时期的战壕遗址,战壕宽1至1.5米不等,总长约米,有的呈南北走向、有的呈东西走向。在沙叶大丘山上,还发现了枪械藏洞,在炮岭山山脊上有明显的炮台遣址,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长满了竹子和灌木杂草。
据介绍,年至年期间,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根据地驻扎在宋乔生率领的部队,经常在廖田桐梓山和常宁水口山一带开展革命活动,这些战壕是为了阻击常宁县团防局局长肖宜春的部队和驻扎在衡阳城里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攻桐梓山,属于重要的军事防御阵地。
此处战壕遗址群至今有90多年的历史,是桐梓山工农游击队活动留下的遗迹,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见证,虽历经沧桑,但仍保存较好。下一步,衡南县将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衡南县计划将桐梓山景区(工农游击队指挥部旧址)作为“衡南全域旅游示范区”“衡阳首个红色旅游主题公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来打造,使之成为旅游观光、党史展览、党员瞻仰、学员受教的圣地。
同时,各职能部门也对如何修复根据地旧址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坚持以“红色为底、绿色为表、文化为骨”,将桐梓山打造成为衡阳的“井冈山”;要科学献策,坚持“远近规划、复古拾遗、创意添景”,力求打造红色旅游主题公园;要加强宣传力度,重头推介廖田镇红色旅游品牌;力争用3到5年时间,获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字整理/张超图片来源于芳草地、网络在此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
张超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