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
近五年,我县进一步加大投入,调整完善布局规划,全面改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等社会事业条件,使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教育方面,我县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发展,城镇教育与乡村教育同发展,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同发展,文化教育与体艺教育同发展,优良生、中等生、后进生同发展五个同步。高中阶段,先后实施了新建荣兴高中、桐梓二中、新建蟠龙高中、高新区中等职业学校、扩建原桐梓职高、桐梓一中等6大高中项目。
高中校园达百亩,校园设施升级提档,校园环境全新展现。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了寄宿制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教育周转房建设、城区学校校园扩建、塑胶运动场新建、学校食堂新建等工程项目个,配置“班班通”、实验仪器、图书等教学设施设备,办学条件得以全面改善。
学前教育阶段争取到各类投入1.16亿元,实施县实验幼儿园、蟠龙新区幼儿园等建设项目33个,实现了每个乡镇办一间以上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另外,全县紧紧围绕教育管理有特色,教研课改有特色,德育教育有特色,艺术教育有特色,校园文化有特色等五个特色,把创建特色教育作为提升办学内涵的有效载体。
目前,一中的诗教文化、二中的诗联文化、四中的品质文化、五中的厚道文化、茅石中学的责任教育、尧龙中学的入格教育、将军希望小学的将军文化教育,灯塔小学的书香校园、娄山关中心校的“经典诵读”等一大批学校特色文化亮点纷呈,璀璨夺目,全县整体推进特色教育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创造五年投入教育20亿元的历史纪录,完成教育“9+3”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全省挂末位次跃升到全省中上等水平,中小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在医疗卫生方面,我县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率先在全市实施县乡卫生计生机构、资源和工作整合,实现卫生计生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在全县创建52个人口文化园,让全县干部群众在人口文化中潜移默化接受计生政策和知识。在全省首家建设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实现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并在娄山关镇创建一站式服务中心。
为群众提供便捷的一条龙医疗服务,医院整体迁建;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制综合改革,完成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全覆盖;深入推进中小学校校医全覆盖;医院改革,医院远程医疗建设;启动实施分级诊疗试点,全县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快速的医疗服务;全面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保,解决“看病远、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参合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残疾人补贴等制度全面落实。
文化体育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成县市民健身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改扩建县体育场,新建县游泳馆和30个农村文化广场,“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延伸覆盖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记者:张小红)
我们,不止是电视
监制:金晶
编辑:江雪涵王霞制作:陈泽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