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水利部公布了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其中
云南共22个县(市、区)上榜
洱源县榜上有名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
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云南省)
昆明市
呈贡区
曲靖市
麒麟区、罗平县、宣威市
玉溪市
江川区、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
昭通市
昭阳区
楚雄彝族自治州
楚雄市、南华县、永仁县、禄丰县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个旧市、弥勒市、建水县
石屏县、泸西县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丘北县
大理白族自治州
祥云县、洱源县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瑞丽市
自年起
云南省水利厅分批开展
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
年第一批5个县(市)通过验收:安宁市、陆良县、澄江县、会泽县、嵩明县;
年第二批8个县(市、区)通过验收:五华区、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石林县、晋宁区、宜良县、沾益区;
年第三批13个县(市、区)通过验收:红塔区、元谋县、大姚县、姚安县、蒙自市、文山市、景洪市、古城区、大理市、宾川县、腾冲市、思茅区、芒市。
截至目前
云南省先后共4个批次
48个县(市、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通过了水利部复核验收
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成率37%
超额完成
国家年建成率达20%的目标要求
有效提高了全省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全面优化了用水方式、用水结构
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山市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金明辉摄水
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
战略性经济资源
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
我国人多水少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供需矛盾突出
水资源利用效率
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水资源短缺
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
节水
是云南的必答题
受复杂地形地貌的影响
云南天然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季节性、区域性缺水严重
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
用水粗放、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已经成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和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
为推动全社会节水
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促进高质量发展
年11月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水利厅印发了《云南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网页截图
行动目标1到年初步建立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
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年分别降低35%和3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1以上。
2到年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市场调节机制、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
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重点任务(一)推进农业节水增效1.全面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提档升级。逐步完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推进灌区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到年,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基本完成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任务。
2.大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及种植结构调整。结合云南省高原特色作物种植发展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要求,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喷灌、微灌、低压管道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墒等技术,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进一步推广山区农业典型灌溉试验站建设、监测成果转化运用,科学确定灌溉定额,优化作物灌水方式及种植结构调整,有效促进节水减排,减少面源污染。到年,全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在有条件的地方配合做好水肥一体化。
3.推广节水型畜牧渔业,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积极发展养殖业节水技术,发展集约化节水型养殖技术和家畜集中供水与综合利用。推广环保畜禽舍、稻田养殖和集约化循环水等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业用水效率。推广家用水表和节水器具,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生活用水计量收费。积极推进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和农村“厕所革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到年,创建一批畜牧节水示范工程。
(二)推进工业节水减排1.加强工业节水管理,限制高耗水项目准入。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完善用水计量体系、提高水循环利用和再生水利用水平,定期开展重点企业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出台省级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名录,科学制定工业行业用水定额,逐步降低产品用水单耗。建立用水超定额产能淘汰制度。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准入。对采用列入淘汰目录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项目,不予批准取水许可。到年,全省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用水计划管理。到年,在火力发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建成60个节水型企业。
2.优化高耗水行业空间布局,推动水循环梯级利用。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水资源条件,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与布局。在生态脆弱地区、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超采地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推进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新建企业和园区要在规划布局时,统筹供排水、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动企业间的用水系统集成优化。以节水为重点推进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鼓励工业园区实行统一供水、废水集中处理和水循环利用及梯级补水,实施废水“近零排放”改造。促进工业园区内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
(三)推进城镇节水降损1.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统筹推进节水型城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新、改、扩建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推进节水型单位、小区、企业等节水载体建设,将节水工作系统的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以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为试点,落实城市节水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推进城镇节水改造;玉溪市应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率先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到年力争完成6个节水型城市建设。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制定和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建设实施方案,对16个州(市)及部分缺水县(区)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到年,在2个城市开展城市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
2.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从严制定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将核定用水量作为取水许可审批依据。及时调整高耗水服务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抑制高耗水行业过度用水需求。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民用建筑集中热水系统要采取水循环措施,新建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在新建小区中鼓励居民优先选用节水器具。宾馆、饭店、医院等用水量较大的公共建筑推广采用淋浴器的限流装置。实行节水型公共机构评价制度,到年全部省直机关及50%省属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建成50所节水型高校。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到年,全省50个以上县(区)级行政区实现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异龙湖景色(资料图)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节水
重在行动贵在落实
节约用水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
应该如何“落实”?
节约用水
“关住”点点滴滴
让我们
共同行动
共同奋斗
来源:云南省水利厅、云南发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