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海母亲认为孩子是脑瘫儿,拒绝支付孩子的治疗费和护理费,也拒绝将孩子接回家抚养。五年来孩医院里。
小编
9月19日中午,在昆明街头一家米线店里,小俊明看着大圆桌那头的一个小哥哥,小哥哥正用食指磕着自己的牙齿。小俊明凑到廖妈妈耳边说:“廖妈妈,那个小哥哥正在换牙齿。”
随后,他又龇着自己那口不算平整的牙齿看着对面——那个小哥哥的爸爸轻轻打了下儿子的手,说:“换牙的时候不要随便乱摇,不然以后牙齿长不好。”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保健中心的游乐园,被廖妈妈称为小俊明最爱的地方。孩子喜欢躺在吊篮里摇来摇去,享受自己的时光昨天,小俊明刚满5岁。还有一年,他也要开始换牙了。按理,那时的他应该上幼儿园大班了。但是,因为他的爸爸妈妈迟迟不将他接回家,他只能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的亲子中心里继续生活。
不能在幼儿园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成长,是这个孩子5岁时最大的遗憾。
他穿过的十几双鞋,是成长的见证
“这些鞋都是产科妈妈们给买的,他家里人没给他买过一双鞋,也没陪他长大。等他哪天回家了,这些鞋就送给他家里人,留个纪念。”
走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小俊明哭得很伤心,眼泪鼻涕湿了一脸,他边哭边嘟囔:“我要去玩,我要去玩……”
经过大观商业城一楼的儿童乐园时,小俊明拉着廖妈妈直往乐园里冲,却被廖妈妈给拉了回来——她着急为他的第五个生日买一双新皮鞋,孩子脚上那双才买不久的皮鞋已经小了,小俊明只能把它当拖鞋一样踩着穿。
小俊明只顾着哭,廖妈妈一边给他换鞋,一边问:“小俊明,你看这双鞋好不好看?”孩子停止抽泣,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哭起来。最后让他停止哭泣的,是一瓶旺仔牛奶。他接过廖妈妈递过来的牛奶,擦干眼泪:“廖妈妈,对不起,我不哭了。”
廖妈妈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小俊明长得更快。4年多前,她刚见到的小俊明还只是一个躺在新生儿科病房里的婴儿,而现在,孩子已经长成一个她差点抱不动的,已经可以跟他讲道理的大孩子了。
小俊明穿着新鞋出了鞋店,旧鞋被廖妈妈拿纸盒装起来了,她说,要带回去洗干净,和之前十几双孩子穿过的鞋子一起保存起来。“这些鞋都是产科妈妈们给买的,他家里人没给他买过一双鞋,也没陪他长大。等他哪天回家了,这些鞋就送给他家里人,留个纪念。”
小俊明是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年9月21日,他的母亲急诊入院,直接被送进产房。汤虹芳,现在被小俊明称为“汤妈妈”的人是接生医生之一。“小俊明块头比较大,足有5公斤,生产时候出现肩难产(胎头娩出后,胎儿前肩被坎顿在耻骨上方,常规助产方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出生后,孩子心率、呼吸什么都没有,我们赶紧就把孩子送到新生儿科抢救,用药之后,心率、呼吸都有了,整个抢救过程不过5分钟。”
但是,医院里——他的母亲认为他是脑瘫儿,拒绝支付孩子的治疗费和护理费,也拒绝将孩子接回家抚养。孩子在新生儿科一待就是7个月,这期间,吃的奶粉都是汤妈妈去找厂商赞助的。7个月后,医院请来了廖妈妈照顾他。偶有其他新生儿的父母在得知他的经历后,也会给他买上几罐奶粉,几件小衣服。
小俊明2岁时,廖妈妈带着小俊明从4楼坐电梯下来,从3楼上来一位年轻的父亲。小俊明喊了一声:“爸爸!”那年轻父亲见电梯里只有他们3个人,忙说:“啊呀呀,你是在喊我么?”小俊明不说话,就望着他笑。
那年轻父亲不住地称赞:“这小孩太乖了,怎么看见我就喊我爸爸?”廖妈妈告诉他,医院里养的孩子,小俊明。对方一听,连说:“见过,见过,报纸上报过,他妈妈不是说他是脑瘫么?我看蛮好的。”说完,他从皮夹里拿出元钱递给廖妈妈:“阿姨,我小孩生病,我也刚交完钱,身上没多少了,你拿着,给他买点吃的。”
孩子很幸运,他有很多很多妈妈
“太温馨了,真的太像自己亲生的孩子了。”
在廖妈妈看来,小俊明“不幸中有万幸”。他是个聪明帅气的小男孩,医院的妈妈们给他取了个正式的小名:俊明。“在我们产科,哪家炖了好汤,都要给他留一份。他要是生病,全科室都着急。”
出生至今,小俊明总共住院3次。第一次住院在1岁多一点,那会儿产科正在开会,汤妈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问:“是不是小俊明出事了?”她一听,很诧异:“没听说啊,之前不还好好的吗?”为保险起见,她还是跑到小俊明住的房间,发现床上乱糟糟的,人不见了。儿科的医生告诉她,小俊明因为发热被送去抢救了,当时照顾他的廖妈妈一边抱着他去急救,一边大哭。“我又打电话给我们科室的人,等急救过后,我们一个科室的人都冲到病房里去看他。”
随着年龄慢慢大了,小俊明也渐渐懂得照顾和体贴他的妈妈们。满3岁那天,汤妈妈生病住院,小俊明特地跑去看她,站在她的病床前陪她聊天。至今,汤妈妈的手机里还存着那张照片,照片里的小俊明笑得很开心,右手比出三根手指,这代表他今年3岁了。汤妈妈翻出这张照片时,小俊明拉过汤妈妈的手,看着照片说:“身上那件小棉袄已经被我穿小啦。”
生母带给他不美好的回忆
“没有吃过自家一粒米,没有穿过自家一根线。”
小俊明的法定监护人是他的母亲,“出生证、户口都在她那里”。从出生至今,小俊明没有打过疫苗,因为这需要监护人签字;小俊明已经5岁,上幼儿园的年纪已经过了2/3;小俊明现在身高已经超过1.2米,廖妈妈一家前两天带他乘火车去黑井玩,售票员问“是否带了户口本”——这意味着,他以后和妈妈们出行将成为一件麻烦事。
“他的所有关系都在他的妈妈那里,迟早要回去。”医院产科的妈妈们怕小俊明不认亲生母亲,所以她们叮嘱他“叫我们妈妈的时候都要带姓”,就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妈妈们和亲生母亲还是有区别的。
但是,小俊明并不亲近他的生母。每次,他的生母来看他之后,他就会跟宋妈妈抱怨:“宋妈妈,布玉宏(他生母的名字)又来折磨我了。”
今年2月的一天,早上7点,小俊明和廖妈妈被一阵敲门声吵醒,打开门,孩子的父亲站在门口。远在通海的爷爷奶奶生病了,让小俊明的父亲来看看孩子。医院附近的小超市也开门了,小俊明想喝牛奶,他的爸爸就带孩子下去买了一箱。
不想,牛奶刚买好,小俊明的生母就骑着电动车追了过来——原来,他的父亲是瞒着她来看孩子的。小俊明的生母一把夺过孩子父亲手里的牛奶,当时小俊明和廖妈妈就站在超市对面,看到此景,孩子大哭起来。孩子父亲劝她:“就买给他吧!”“买什么买,家里姐姐吃的还剩着呢!我已经背着来了。”她硬是将那一箱牛奶退了。
这件事,小俊明一直记得,他总是说:“她(生母)的牛奶只给姐姐吃,不是给我吃的。”
回想这五年来,孩子医院和一些好心人提供的,“没有吃过他自家一粒米,没有穿过他自家一根线。”和小俊明形影不离的廖妈妈最清楚这些事。小俊明2岁时,生母有一天来看他,带了一双新鞋。不料,她把鞋子穿到孩子的脚上,拍拍照录录像之后,把鞋子脱下来,又带走了。
生母固执地认定小俊明是个脑瘫儿,当医院拿出由鼎丰司法鉴定中心提供的智力鉴定报告时,却被生母一把抢过来撕碎,扔在地上。
“我们平时也提醒他们(生父生母)多来看看小俊明,联系一下感情,毕竟父母的关爱是其他人给不了的。”但是,妈妈们记得,小俊明的父母来得最频繁的时候,就是打官司的前后,“来录录像拍拍照,吸引公众的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以“构成遗弃”为由,将布玉宏、师尚楷告上法院,要求他们将孩子领回,并支付生活费、护理费共计人民币1万元。
年5月
布玉宏夫妇也到五华区人民法院起诉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但因迟迟未出医疗事故鉴定结果,案件没有开庭。
年8月10日负责受理昆明市妇幼保健院诉讼请求的盘龙区人民法院认为,无论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是否存在医疗过失,都不是布玉宏、师尚楷遗弃婴儿的合法理由。因而作出判决:布玉宏、师尚楷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将其遗留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的男孩接回。布玉宏、师尚楷对这个判决不服,上诉至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年3月26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撤销盘龙区人民法院此前的判决,将此案发回盘龙区人民法院重审。
年12月13日盘龙区人民法院在对此案重审后认为: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法人或者自然人可以作为诉讼主体,代未成年人就其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父母以强制履行监护义务为责任形式承担败诉后果。因而作出判决:驳回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的诉讼请求。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不服,上诉至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年6月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医院方要求布玉宏夫妇把孩子领回家并支付1万元生活费、护理费的诉讼请求。
(本文整合自云南网、腾讯网、玉溪加油)
★免责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