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知名品牌,通海第一大网络平台。
新闻.爆料.便民.民生
产品推广.品牌宣传.商务合作
通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任何一点都可以洋洋洒洒写出几万字,但今天,我要用最简单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一个不一样的通海。
通海称谓的这些宝古色古香的小城通海,两千年铸就的悠悠古城,礼仪之邦,文化丰厚,湖光山色、田园村舍,构成一幅秀美绝伦的画卷,享有“礼乐名邦”、“秀甲南滇”、“冠冕南州”之美誉。
礼乐名邦
秀甲南滇
冠冕南州
通海风景的这些宝通海古城面湖临山,形成了“山—城—湖”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
秀山
秀山作为通海最闪耀的旅游景点,其匾山联海的文化气息和儒家文化底蕴为人所乐道,素有秀甲南滇的美誉。在《大明一统志》里,秀山被列入云南四大名山,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的点苍山齐名。
古城
走进通海,行走在潮湿清凉的青石板上,看着瓦片下漏出的阳光,古城像一位长寿老人,背负着数不清的岁月从历史的地平线尽头蹒跚走来,这些斑驳的痕伤更加彰显出他不老的风骨,他依然那么气朗神俊,依然那么光彩夺目。
杞麓湖
水是城的血脉。杞麓湖是通海县较重要的水资源,杞麓湖流域是通海县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是通海县生存发展的基础,通海人民把杞麓湖称为母亲湖。
通海地标的这些宝四阁楼
四阁楼,又名聚奎阁,位于东西南北四条街交汇处,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始终矗立在这里,和我们一起见证通海的发展。
文庙
通海文庙,始建于元,在城西北,“明洪武二十五年()移城南秀山北麓重建,弘治十七年()扩地重建大成殿,清雍正十年()按当时统一布局扩建。
格子门
格子门由清末木雕艺人高应美花了17年心血精雕细镂而成。据王连城的《续河西县志稿》载:“高应美,河西人。木工,擅雕刻,技艺冠绝,能于方寸之木,雕刻历史人物及佛道故事……”
通海文化的这些宝洞经古乐
洞经之意为“通达”之意。洞经音乐也称为吉祥知音,送给每一位朋友,祈祷、祝福、平安、幸福。通海洞经古乐历史悠久,萌芽于元,形成于明,兴盛于清。它把儒释道三教熔于一炉,集礼仪、经卷、音乐、教化于一身,其包罗广博的内容,典雅优美的曲调。
高台
通海高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有着幽远绵长、绚丽缤纷的生命力。一般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故事。
书画
拥有“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多项美誉之称的通海县书法艺术资源丰富,在享有“匾山联海”之称的秀山上,现存的三百余块匾联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其中不乏明清以来全国名家、大家的书法艺术作品。
通海民俗节庆的这些宝迎春花街
通海的迎春花街每两年举办一次,都是在元宵节,主要以花为主,以灯展、文艺表演为辅,“花街搭台,经济唱戏,以花为媒,广交宾朋”,扩大内外交流,展示通海新形象,举办花街主要是丰富广大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
那达慕
“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圣。“那达慕”是蒙语,汉语意为“游戏、娱乐、聚会”。通海县兴蒙乡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同时,“那达慕”是蒙古族喜爱的一种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形式,每三年一届。
迎春民俗文化展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通海县城拥挤非凡,人们抖擞着精神尽情享受着春节民俗展演带来的喜悦,弘扬通海文化,这是不可复制的传统。
通海工艺的这些宝银器
年夏天,朱德委员长曾题诗通海:“……手工艺术巧,百货畅无虞”,对通海的手工艺制作给予了赞赏,其中就有银制工艺。作为通海手工艺中的佼佼者,精美绝伦的银制工艺品,彰显着民间手艺人的慧心巧手,见证了传统工艺的盛衰沧桑,讲述着动人的故事与传说。
铜器
在通海县杨广镇大兴村,有一个名叫蔡家山的“铜匠村”。蔡家山人祖祖辈辈靠打铜为生,他们的铜制手工艺品从小山村里走出来,成为颇受附近城市和乡村欢迎的生活用具。他们用铜制作的乐器,在悠悠岁月里奏响了近一个世纪。
石雕
在通海,我们呼吸着工艺品所散发出的自然气息,感受着大师们无关时尚、只求心至的创作过程,他们取材自然、磨练技艺数十载的坚守,皆发自最本真的属性——承载生活,这是每一个手艺人的生活,也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通海运动的这些宝登山
登山是一种会上瘾的生活,在通海,我们有太多可以攀登的山了,秀山、西山、五垴山等等,去登山吧,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
环湖
比起爬山,似乎更多的人跟喜欢环湖,饭后在湖边走走,吹吹风,骑单车环绕整个杞麓湖,看看不同时刻的通海,或者是骑摩托,总之,环湖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能让我们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广场舞
无论是小苹果还是民族风,都一定走在潮流的前沿。
通海美食的这些宝高大白水鸭
白水煮鸭是通海高大乡一道特色美食,虽然做法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却有个特点——离开高大以后做出来就不好吃了。这有点像四川赤水河出名酒和石屏县出豆腐一样,讲究地域水土关系。
炊锅
通海人擅长造炊锅,因此炊锅菜也是人们喜欢的一道美食,大家围坐在炊锅旁,笑声连连,品尝地道的通海味道。
太极鳝鱼
用鳝鱼做菜,传统的方法都是把鳝鱼开膛破肚后再拿来烹调,可在通海县的兴蒙乡可不是这样吃鳝鱼的,在那里,鳝鱼都是活着就下锅了。
通海特产的这些宝豆末糖
豆末糖,世界上只中国有,中国只云南有,而通海的豆末糖是云南最好的。斯贝佳公司豆末世家品牌,传承年历史的豆末糖文化,演绎一个做糖人的传奇,传递一生的感动味道。
甜白酒
通海的甜白酒给人的记忆是深刻的,深刻到每当听到“甜…白…酒”这三个字,就会有昏昏欲醉的感觉。曲陀关是通海历史文化胜迹之一,如今因盛产甜白酒而留名。
面条
杨广有“高原面都”的美誉,杨广面素有“金细银线”之称,其面条加工已属通海县地方土特产的一张“名片”。
通海有很多宝贝,
无法用文字一一列举,
小编在这里抛砖引玉,
你心中的通海的宝是什么呢?
通海文化博大精深,当然不止以上所列举的“这些宝”,如果大家觉得还有哪些“宝”的话,就在“留言区”里留言吧!
来源: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通海微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