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都国际诗歌周引爆全城,上百种成

一份怡然,暖风漾花香,踏银杏去,寻觅落日暖阳。

当垆沽酒,相伴醉心肠,青石板上,漫步琴台街坊。

锦城丝管,只应天上有,小栖竹凳,闻赏川曲跌宕。

锦绣天府,秀色独一方,歌舞升平,愿与君共赏。

△这是树德实验中学初一新生太然笔下的《韵·成都》。

你伫立在四川的中央

脚下是一望无际的绿野

你凝望着远方

眸光穿越时空

金沙遗址记录你的沧桑

描绘你三千年的神韵

武侯一祠讲述英雄的故事

杜甫草堂抒写伟大的襟怀

宽窄巷子人来人往

见证你永久的繁华和热闹

望江楼畔余晖洒金

文殊院内朝钟长鸣

古堰流碧青城叠翠

芙蓉树下芳草茵茵

你张开双臂

拥抱世界

拥抱未来

△这是桐梓林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姝柔笔下的《我爱你,成都》。

当温柔的晚风撩动黑夜的气息

万家灯火融入我的眼眸

我望向西南

那里有我的归依

但见

满树的银杏被昏黄的灯光点亮

倾泻下满街的金黄

黑夜灿烂生辉

当和煦的阳光洒满平坦的大地

小熊猫微张惺忪的睡眼

金丝猴外出觅食

那一季苍翠连绵的山林

你可以嗅到百香果古朴的清芳

带着泥土的潮湿

那颗颗晶莹滚动的露珠

那是大自然最灵动的纯洁!

是谁轻吟

锦江近西烟水绿

新雨山头荔枝熟

是谁高歌

夜放笙歌喧紫陌

春邀灯火上红楼

是怎样的静谧与繁华

才能使千古骚客们纷纷流连?

你看啊

那川流不息的繁华

是春熙路独有的风情

那耀眼的红灯楼

是锦里别致的温情

怀想多少年前

谁家少年在此饮酒作诗

谁家红袖在此婀娜起舞

古雅与现代的交汇

是这座城难以言喻的魅力

蓦然回首

却见

白褂青裤倚茶楼

缓缓轻饮半碗茶

悠悠年岁多少事

化作茶间一缕香

成都

秀丽并繁华

古典也现代

慵懒且富有诗情

她热情地欢迎着

世界各地每一位到来此地的人儿!

△这是成都三十三中学肖小涵笔下的《成都》。

……

殊不知,孩子们眼中和笔下成都如此美丽。

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指导,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都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的“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将于9月12日至16日在成都盛大举行。

而在成都国际诗歌周到来之际,成都商报社近日面向全城青少年推出“以诗歌之名,邀请世界!”国际诗歌进校园特别策划,通过联动成都青少年诗歌爱好者、在蓉留学生以及成都知名画家等,创作一首最能代表成都、可吟诵、可观赏、可聆听的邀请之诗,制作为独具成都特色的邀请函,由成都青少年发送给世界各地的名人、友人,邀请他们前来感受成都的诗韵之美。

此外,在成都国际诗歌周期间,国际诗人还将走进成都高校,共吟诗歌,长期互动交流。

直至昨日,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约篇诗歌。这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主要来自于树德协进中学、石室联中、树德实验中学清波校区、桐梓林小学、成都三十三中、石笋街小学、十陵小学等学校。

让我们一起来来看一看,孩子们的眼中,诗意的成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1

历史名城,文化古都

“金沙遗址太阳节;

杜甫草堂寻诗圣;

武侯祠里探孔明;

“神仙都会”青城山;

都江堰水利工程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来自龙泉驿区十陵小学的方晨萌这样写道。

许多投稿的学生,都在作品中提到了成都有名的的历史文化古迹,如金沙遗址、杜甫草堂、武侯祠、宽窄巷子等。

不难看出,成都的孩子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成长,对成都的史前文化与古蜀文化怀抱憧憬并引以为骄傲,这是成都对历史文化方面教育的巨大成功,也反映了成都各界在历史古迹和文物保护方面为青少年成长做出的贡献。

“宽窄巷”古韵古味,

传袭人生“宽”与“窄”。

诗圣一袭铜衣,端坐草堂千年,

黄鹂还在,白鹭还在,青天依旧在。

刘、关、张三顾茅庐,

诸葛武侯促三国鼎立。

象牙、神鸟闪金光,

金沙显商周古蜀辉煌。

“竹林隐士”隐卧龙

国际友人护国宝。

△十陵小学郭青灵在她的现代诗《十年记忆》中这样描述成都的诗意。

在青少年眼中,成都的诗意之根来自远古文化的传承。精美的金箔象牙中,传递着远古的讯息;独特的宽窄街巷文化,记录了古城的印记;三国时代的故事打动着千百年来的忠义之心。

孩子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伴随他们成长的是千百年源远流长的精神,这是成都乃至中国的文明之根本,也是孩子們在诗歌中传承的精神,让人动容,令人欣慰。

2

科技之城,国际之都

这里的高楼威严耸立;

这里的芙蓉朵朵秀丽;

这里的古人名胜千里;

这里的人们善良美丽;

这里的科技与国同进。

异国他乡的朋友们,

我们将会以芙蓉为赠礼;

以科技为话题;

用我们的朴实与纯真,

来欢迎你!

△成都三十三中何思源一首《来自天府的邀请》这样写道。

成都近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地铁系统的完善,二环路高架桥的架设,为成都的城市硬件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这些变化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在他们眼中成都的现代化建设和远古的文化气息合二而一,成为一种有着新鲜活力的诗意,是成都写给世界的邀请函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3

小吃名城,美食之都

夫妻肺片,麻婆豆腐,

担担面,钟水饺,

龙抄手,叶儿粑,

麻辣烫,串串香,

肥肠粉,廖排骨……

它们是成都的特色美食。

△十陵小学尹傲宇同学在他的《美丽成都》中这样写道。

家乡什么多?

串串多。

东一串,西一串,

吃了一串又一串,

串串店铺多又多。

家乡什么多?

茶坊多。

东一座,西一座,

东西南北千万座,

出门就要把茶喝。

家乡什么多?

小吃多。

东一口,西一口,

吃了一口又一口,

吃饱喝足乐呵呵。

△石笋街小学刘瑾曦的作品《家乡歌》也对成都的美食做了诗歌化的赞美。

成都美食的确是成都最突出的魅力之一,代代相传的手艺是成都人勤奋劳作的结晶,也是成都人追求精致生活的象征。

孩子们对美食的热爱在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可以看出成都的美食文化不仅打动了游客,还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渗透进孩子们的成长,成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骄傲所在。

受篇幅限制,更多孩子的优秀诗歌作品不能在此一一展示。8月29日,本次全城征集邀请之诗的三首获胜作品将会出炉,究竟哪所学校哪位学生的诗歌会成为获胜者,让我们拭目以待。

征集详情

征集时间

年8月21日-8月24日

专家评选时间

年8月25日

参赛对象

10岁-22岁青少年

创作要求

诗歌须原创,不得模仿、抄袭,且未在公开报纸、文学刊物发表。文责由投稿者自负,一经发现抄袭,立即取消参评资格。作品须为汉语写作,且为当代诗歌,要求既能体现成都特色,传递天府文化“创新创造、时尚优雅、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内核,又有邀请之意,向全世界展示成都的诗韵之美。

来稿一律使用word文档。

来稿主题标明“成都邀请之诗”,投稿须提供:参赛作者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所在学校和班级+身份证(户口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箱+生活照。

注:未按要求投稿,一律不予受理。

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

cdertongtuan

.







































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好
福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tonghaizx.com/thms/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