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A综合/昨日,“国家地理中文网暨华夏地理”官方 武汉东湖的清晨,温度还比较低,昆虫还不是很活跃。我看到一只豆娘停留在蒲公英上,我匍匐在草地上慢慢接近它,我想拍一张豆娘的正面照。太阳升起,豆娘用它的前足擦拭眼睛。我用高速连拍纪录了这一刻。
二等奖标题:《HalfDanger》
作者:宋刚
夕阳下的金塔纳罗奥浅滩,一只3米长的美洲咸水鳄正在我们潜水船停靠的小木屋下面伺机而动。这个海域有几百只美洲鳄,它们相当聪明,捕食的时候也非常迅猛。所以在水下拍摄它们的时候要格外小心,既要时刻注意它的一举一动,又要小心身后其他鳄鱼的包围。很有意思的一次拍摄经历。
标题:《黄鹤楼》
作者:于绍源
早春三月,夕阳西下,黄河入海口自然保护区春寒料峭,东方白鹳已在营巢,观鸟亭上有白鹤飞过,一幅自然清新的场面跃然眼前,作者按动快门,凝固了这一壮观的场面,故作品取名《黄鹤楼》。
三等奖标题:《蜂鹰》
作者:郑永胜
图片拍摄于年1月13日,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Chitwan,蜂鹰不顾成群的蜜蜂,正在攻击蜂巢啄食蜂蜜。
标题:《丹霞大地》
作者:郭立亮
年10月11日、12日,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从空中俯瞰神奇的丹霞地貌,天然形成的“心”形和“龙”形图案惟妙惟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淋漓尽致地铺展开,让人叹为观止。
标题:《展翅欲飞》
作者:周反美
年5月21日晚拍摄于海南省海口市羊山湿地,画面是天牛起飞的瞬间。
优秀奖标题:《搏斗》
作者:刘马力
年2月9日,我在日本的北海道抓拍到虎头海雕为争夺食物而激烈打斗的画面。虎头海雕越冬的时候会集群来到北海道。冬季是鸟类食物比较匮乏的时候,因此为了争夺食物,它们会打得不可开交。在我国,虎头海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且十分罕见。
标题:《枯草和蛇》
作者:雷波
在秋天,广州郊区的农户按惯例在道路两旁喷洒了除草剂,以防止杂草过于茂盛造成对道路的阻挡。但白天的烈日提升了路面的温度,吸引了夜间活动的爬行动物。这是条正准备蜕皮紫砂蛇,当我把相机小心翼翼的架过去时,它做出了防御的姿势。
标题:《一尺之下》
作者:许杰
此照片摄于美国关岛,原定计划是去拍摄海豚在水下的活动,但机缘巧合,拍到了其它鱼群。感觉虽然离海面只有一尺的距离,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看到了地球的另一面。
标题:《外星生物》
作者:程斌
据统计,已知蛾类在全世界有10多万种,这其中有绝大多数是人类所不熟知的,尤其是它们的幼虫和成虫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舟蛾的幼虫休息的时候会把身体蜷缩起来,这种结构和它身体上的斑纹和体色看上去令人难以辨识,即使仔细盯着看,仍然会觉得分不清头尾,俨然是外星来的神秘生物。
地方类一等奖标题:《心之光》
作者:郝琦
图片拍摄于缅甸蒲甘一座距今千年的佛塔内,殿内门洞上方的窗口是建造者的别具匠心。置身其中时已无从分辨光是从外向内射入,还是由内向外的联接,每年每天只有特定时间光线是在佛像心脏位置。
二等奖标题:《重返侏罗纪》
作者:王翮
年3月31日,湖北武汉。东方马城承办恐龙科普展,骑师和赛马与恐龙偶遇。
标题:《古宅夜色》
作者:葛宏军
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
三等奖标题:《佛光》
作者:翟广文
天坛大佛坐立于海拔米的香港大屿山木鱼峰上,因为山不高,出现云雾机会不大。当晚,眼看一片云雾从山上慢慢涌上,原本上山的我也停下脚步,云雾飘过时将大佛围绕,灯光把云雾打亮,黄色的射灯从云雾中射出,仿如佛光。这时宝莲禅寺传来一声钟声,看到这画面,难道大佛是真的显灵吗?
标题:《飞跃》
作者:于颖
年8月23日,中国最大的“死飞”自行车比赛“第六届固齿公开赛”在北京五棵松文化广场上激情上演。迷你碗竞速、自行车马球、跳高、定车、直线飘逸……这些观众平日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自行车运动,在此轮番上演,让自行车爱好者大饱眼福。来自泰国的“死飞”选手正在参加自由花式项目的比赛,他精彩的表演不仅让现场的观众沸腾欢呼,也让摄影师兴奋不已。
标题:《度假沙滩》
作者:陈美西
这张照片在年5月拍于重庆九龙坡区万象城,繁华的都市商圈外张贴着巨大的户外广告,广告上悠闲的生活令人向往,但现实的反差巨大,路过“度假沙滩”下是给孩子买尿不湿的爸爸,打呵欠的母女和暂时没有交谈的情侣,生活的压力和疲乏写在无神的脸上。
优秀奖
标题:《加德满都洒红节》
作者:刘大伟
尼泊尔,一个人神共存的国度。加德满都,一个色彩之都。洒红节,也叫“胡里节”、“色彩节”,是印度传统节日,也是印度传统新年(新印度历新年于春分日)。每年2、3月间,在尼泊尔,印度,苏里南,圭亚那,特立尼达,英国,毛里求斯和斐济等地的老百姓们,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载歌载舞,尽情地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装扮起来,迎接春天的到来。那时候,为了表示喜庆和祝福,会向人们身上泼洒五颜六色的颜料。最权威的说法是,洒红节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庆祝时间的长短不一,在节日期间,人们互相用抛洒花朵制成的红粉,投掷水球。
标题:《新叶古村》
作者:郑戈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古村,新叶村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年),由于村子以村后的玉华山为主山,所以新叶村子系被称为玉华叶氏。据考证,新叶村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叶氏聚居村。
标题:《石头城》
作者:周虹
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海拔米,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
标题:《信仰的力量》
作者:路鹏宇
摄于五明佛学院,由于交通不畅,山上的一座座木质红房子的制作木材都是由僧人们一次次背上山的,在高海拔,缺水的恶劣的环境下僧人为了修行并完成这连绵山谷的僧舍建设也实属不易。
人物类一等奖标题:《沙漠中玩耍的孩子》
作者:尹永宏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一条河流叫克里雅河,沿河生活着一群克里雅人,也称之为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至今到乡镇府所在地达利亚布依乡也还没有公路通入。村庄四周满是黄沙戈壁,太阳落山时,连绵的沙丘便成了孩子们谐戏玩耍的乐园。
二等奖标题:《老有所依》
作者:孙杰
年6月26日摄于北京市天坛公园附近。当时我往地铁站走,无意间发现一个电动车拴着四只小狗从身边经过,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小狗远去的背影,我随即取出相机追上去记录了这一瞬间。
标题:《等待》
作者:葛宇飞
年1月19日,广州火车站,春运期间,一些旅客为了能赶上次日的火车,提前一夜来到火车站的地铁口等待。
三等奖标题:《钱塘江鬼王潮来袭》
作者:陈荣辉
年8月14日,杭州下沙,一位男子带着全家骑着摩托车被潮水袭击。当时是中国农历7月18日,号称“鬼王来袭”。
标题:《海南定安文笔峰》
作者:余荣培
年5月3日,海南省定安县文笔峰举行军坡节民俗活动,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习俗表演吸引了大批当地居民和游客前来观看。“闹军坡”是海南人特有的习俗,相传源于唐代,是为纪念我国岭南著名俚人首领冼夫人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标题:《展望》
作者:李亚楠
在伊朗和伊拉克边境,仍然保留着一些两伊战争时期的战争遗迹。一群伊朗的女学生站在废弃的坦克上面,其中一位女学生伸开双手,享受着自由。忘却过去战争带来的痛苦,展望未来和平安宁的中东地区。
优秀奖标题:《说书场》
作者:唐明珍
《说书场》在福州汀州社区的一栋座名为“玉叶书场”的老宅子里,每天都吸引了许多白发苍苍的老听众躺在躺椅上,听着有“中国曲艺活化石”之称的福州评话表演。一张高台,半副铙钹、一块醒木,配以扳指、竹箸,就是福州评话艺人的装备。评话老艺人操着一口福州方言,营造出一个快意恩仇的世界。很多老人躺在一排排椅上边打盹边听评话,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每天午后到书场点上一根烟,泡上一壶茶,斜躺在竹椅上与老街坊一起听先生讲上一段评书,无疑是一天中最为惬意的一段光阴。
标题:《跨越》
作者:刘乘良
年5月22号拍摄于伊朗的一个清真寺。一个小男孩在午后的光影里跃动,跳动的姿势优美再加上映在墙壁上的影子打动了我。
标题:《孟加拉拾荒的孩子》
作者:张艺
孟加拉吉大港,渔民的孩子为了帮忙贴补家用,一大早起床到港口拾垃圾,照片中的孩子拎着袋子从船上的梯子上下来用力往岸上跳跃。
标题:《古堡音乐梦》
作者:李玮
傍晚时分,两位热爱音乐的普通市民,利用藏兵洞天然聚音的效果,认真地练习吹奏萨克斯,追逐他们的音乐梦想。
手机专区一等奖标题:《网不住的贪婪之心》
作者:汤懿
手机摄于年3月家乡钱塘江杭州滨江区段,3月的钱塘茫茫中吹着冷冷的江风,路过一处江堤,护栏网外簇拥的渔船中有一位入江电鱼人尤为醒目,停顿之间整个场景充斥着强烈地矛盾感。
二等奖标题:《公园午休》
作者:蒋文杰
年8月23日,重庆市黄水镇的一处公园内,疲惫的游客在吊床上午休。
标题:《自拍》
作者:林文强
摄于揭阳水上乐园。
三等奖标题:《决斗》
作者:常波
照片摄于陕西绥德县,在黄河边的几个孩子在田地玩耍顶牛游戏。秋收过后稻草人依然在守望着黄天厚土,这个游戏是我们80后童年美好的回忆。
标题:《生活的旋律》
作者:朱永兴
年7月25日摄于湘西里耶古城。
标题:《木已成舟》
作者:孙骁
拍摄于北京近郊一个封闭的窄巷内,一艘木舟突然出现,超现实的感觉让人浮想联翩,它从何而来,为何在这,一切都是未知,如同我们的生活,但是木已成舟,那就坦然面对吧。
优秀奖标题:《我为鱼肉》
作者:李强
时至年关,一名鱼贩子肩挑两条刚从水库打捞上来的大鱼站在十字路口展示着自己的“战果”,这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啊!
标题:《天路》
作者:许师伟
年3月13日,泉州地区出现罕见平流雾,建设中的泉州湾跨海大桥在雾中如梦如幻。故名天路。
标题:《落叶倒影》
作者:毛晓仙
在我工作的学校里,田径场周围种着高山榕,它们的叶子常落在水泥看台上。一场雨后,我从看台下经过,看到浅浅的积水映出落叶的倒影,于是停下脚步摆弄这些叶子并拿出手机拍照。被水浸湿的粗糙的台阶表面和斑驳的苔藓成了很有质感的深色背景,这个背景衬托了落叶的色彩和质感,而落叶与倒影形成了完美的对称。
标题:《亥时-卢沟晓月》
作者:李剑
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这座古桥也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做为北京十二时辰的创意思路…沿北京中轴线及延长线的方向自北到南、从古至今逐一展示古都的十二个经典节点。本片重点呈现了月下卢沟桥千姿百态的石雕狮子的剪影和远处宛平城中国特色的城楼。
近期必看文章
舒勇:诗人的敏感与脆弱怎样表现在摄影上
黄明祥:一个不会摄影的收藏家不是好诗人
石祯专:人去楼空的桐梓坡小区37栋和它留下的记忆
晚福图——阳红光《平江县农村敬老院老人生活录》选登
来源|国家地理中文网暨华夏地理
编辑|勤快的勤
感谢“伟哥”的推荐
===============
喜欢的话就点赞并转发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