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溪镇地处桐梓最北端,素有“贵州北大门之称”,是典型的山水文化集镇。北距重庆市界域60公里,是桐梓融入重庆的重要门户。过去的一年狮溪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以“三河两带一走廊”为抓手,倾力打造西南旅游经济圈。世界强的中冶建工集团年进驻狮溪,将用50个亿把柏芷山倾力打造成集商务会所、娱乐天堂、休闲圣地、度假人间、动感林荫、观日出云海为一体的5A级国际旅游度假区,辐射带动桐梓北部乡镇人文、经济、社会多边共同发展。年,重庆汉唐置业有限公司投资1.43亿元以“江南水乡”格调开发集镇……。 一个个重磅利好机缘为狮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集地理、区位、资源优势于一身的狮溪,全镇上下正以饱满的激情、大干快干的劲头“疏通交通网,做强产业篇,打好集镇牌”拥抱大旅游时代到来。
疏通交通网 “要想富,先修路”,搞旅游交通永远是第一要素,再好的美景如果没有便利的交通,那也是镜花水月。这么多年,守着“金山银山”过着苦日子,就是因为交通不畅,“如果狮溪交通瓶颈问题能够解决,那么,后天发展的力量将不可估量”,这是该镇党政班子的共同认识。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村基础设施、集镇功能配套和新农村建设等工程,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争取上级部门项目资金支持。完成了大兴、烫山、瓦房、白台等村“一事一议”通村公路建设;群众期盼已久的瓦房油路已全面投入使用;由省财政厅划拨资金修建的“狮黄大道”方便了沿河两道的民群。该大道长5公里,宽5米,从集镇贯通整个黄坪大坝,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对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很大现实意义。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松坎——狮溪线的提档升级改造工程(镇域内油路已全面完成)和狮溪—黄坪—箐坝—黑山谷的油路即将完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着一子而活全局。各条在建和将建的交通路网将会成为狮溪旅游发展锦上添花之笔,成为牵引狮溪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生动活跃之举。
做强产业篇
促进农民增收,产业调整是关键,作为山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狮溪镇咬定“山顶林竹、山上畜药、半山烟果、坝区粮菜”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定位不放松,以集镇、柏、菁两山及黄坪大坝为建设主战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亩中药材高效栽培示范、亩核桃产业管护示范、亩蔬菜高效产业示范、亩甜叶菊高效栽培示范、建立了亩种有樱花、红叶李、黄冠菊、紫柳等品种的苗圃基地。方竹笋是狮溪的一个符号和标签,一张亮闪闪的名片。为了让方竹笋成为狮溪旅游的一大看点,狮溪镇始终有规划、有目标的对方竹林进行管护和改造,目前已拥有方竹林12万余亩。为了让方竹成为能吃、能玩、能带走的旅游产品,积极与外地客商对接,共谋方竹笋的深加工,在竹品工艺上做文章,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
打好集镇牌
狮溪,这个因山形如狮、溪流潺潺而得名的原生态集镇,原生态的山水,原生态的文化,是狮溪父老乡亲的骄傲。
外地人都说,踏进狮溪,转得过去的是山,绕不过去的是景。一朵流云,几缕清风,满地花草,千年高山,处处都流露出一种天然、纯朴的精神底色和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原生态文化特征,尽管时空嬗变,但生态的风骨和神气未改变。 狮溪集镇有着古老而又悠久的历史,在建设中就秉承回归大自然,塑造山、水、人和谐共生的集镇特色进行规划建设。而这一理念,也与中央城镇工作会提出的在城镇建设中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表述一脉相承。 作为桐梓县真正意义上的北大门,按照新区带旧城的思路,大力打造狮溪亲水旅游、沿河观水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将新、老集镇自然、协调地连接起来推动集镇新区二期建设带动旧城改造,通过与黄坪大坝相通相连,形成一衣带水的原生态观光纽带,倾力打造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风情古镇。步履微尘,行在湿湿的小径,心中的那个小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瑰丽美景,是款款向我走来的狮溪明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