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边远贫穷的小山村
先来了个的士师傅秦文忠当书记
又来了个年轻姑娘袁琳当“第一书记”
两位书记共筑一条扶贫路
桐梓梁村悄然发生着变化......
阳春三月,利川市建南镇桐梓梁村漫山的野樱花盛开,村书记秦文忠的心里乐开了花,村民祖祖辈辈盼望的通村路刚测量完毕,通村路有了着落,他这个干部总算给乡亲们的厚望有了交待......
桐梓梁村是建南镇最偏远的几个村落之一,村子的地形图就像一把立起来的扇子,一条水泥路从“扇子”的边缘圈过,村民散居在70°坡度的山脊中,村子至今没通公路,生产物资全靠肩挑背磨,农产品卖不成钱。
土砖瓦房、崎岖山路,穷怕了,苦怕了,山里人年轻人外出务工见了有动车、飞机的世界就不愿再回去,全村6个小组余村民,只有名老小留守大山。
秦文忠也是外出人员之一,10多年前,他一家老小就离开了村子。在利川城区,秦文忠开出租车挣钱,妻子幸奠菊做餐饮小生意,一家人很快在城区买房扎根,渐渐的,亲戚都在城区定居,回村的时间很少。
秦文忠在会议室
撇下妻儿回贫困村,只因“我是桐梓梁的人”
直到年11月,秦文忠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毫不知情他的被村民推选为村书记候选人,“要选我当书记?”建南镇工作人员的电话吓了他一跳。
“城里生活得好好的,还回去当毛线个书记!一年三四千块钱怎么养活一家人?”得知消息,妻子幸奠菊有些生气。
一头是小家安逸的生活,一头是穷困乡亲的期盼那,秦文忠面对工作站接二连三的思想工作,左右为难。作为土生土长的桐梓村人,秦文忠清楚的知道,修路、发展对于这个山村意义。
在城区生活的近几年,精准扶贫的新闻消息他没少看,心中也曾梦想过自己那个山村能够脱贫致富,“修一条路,毛坯也行,发展村民搞养殖,村民的日子应该会好过点。”
选举结果公布,秦文忠多了个身份——村书记。“村里需要人做事,大家选了我,我就要回去当这个书记。”与妻子多次商量无果,一向温和秦文忠下了狠心,丢下一句话便回村就职。
背着电饭煲,回到这个阔别10多年的地方,山村经年未变,秦文忠感到无所适从。家里的土砖老屋空荡荡没法住人,他住在离家1公里的办公室,没有厨房、厕所,湿气重被子拧得出水来,一个人的生活简单到稀饭加霉豆腐,秦文忠在村里一待就是2年。
去年9月,全市普降暴雨,洪灾的新闻看得幸奠菊发慌,村办公室的地理位置极易受大水侵袭。她联系秦文忠,怎么也打不通电话。彻夜未眠,她第二天一大早便启程回村,见到丈夫一切安好,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办公室内部
见到霉味十足的办公住所,感冒的秦文忠,此情此景,幸奠菊忍不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你是为那般起哦……”。
心疼丈夫,她每周一至周五留在村里给秦文忠打下手,洗衣做饭。二人还把老屋收拾出来,把办公室搬到自己家,群众办事更方便,老父亲前来新砌一个灶台。周末,孩子放假,她回城照看。
全市上下精准扶贫的势头让秦文忠心头热,精准扶贫摸底调查,整理荒废的村务,样样工作一丝不苟。全村仅有10个党员,他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唯一让他焦心的是通村公路难建和村民增收无门。
舍下城市繁华进贫困村,只因“我是驻村第一书记”
卫计局驻村第一书记袁琳(右二)在潘顺魁家走访
今年3月初,秦文忠的梦想看到了希望,市卫计局结对帮扶桐梓梁村。市年优秀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卫计局职工袁琳成为驻村第一书记。30岁的袁琳是一位警嫂,3岁孩子的妈妈。
3月20日,袁琳正式驻村,丈夫开车送她到村里,由于没有住的地方,镇政府安排她住在邻村大王坝小学里。小学离桐梓梁村办公室要走至少30分钟山路,担心袁琳吃饭不方面,丈夫特意买了一箱方便面给她。
“放下东西,这个妹娃就去桐梓梁村了。”小学齐老师对袁琳的工作作风点赞,学校给她腾出了一间房,校长借来一架绷子床,炊事员把自家的床架借给袁琳使用,一架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袁琳算是安下了家。
城市妹子驻村,袁林遇到意外连连,她从村办公室回住处,途经一户农家,一条大狗扑了出来。丢饼干、背包都不管用,直到她滚下近2米高路坎,大狗才停止追咬。听到哭腔尖叫,主人出来撵走大狗,她连忙爬带滚跑回住处。
驻村两天,袁琳和秦文忠把贫困户走访了个遍,全面了解贫困村民的状况。1组秦绪美2年前患上严重产后抑郁症,后来出现继发性痴呆,脑萎缩、精神分裂症等病症。潘学培一人照顾2岁小孩、患病妻子,医院治疗,贫困的家无力支付住院生活开支,潘学培恳请袁琳帮忙想办法,解决生活费用。
袁琳在桐梓梁村秦从付家走访
3个小时走访下来,她的笔记本子上写满了民情记录。潘顺魁,妻子离家出走,他一人抚养两个孩子和80多岁的老母,小儿子成绩优秀,教育费用需解决。73岁的秦从付,儿女均在异地安家,他独自一人照顾83岁的哑巴舅舅,他希望能把舅舅送去福利院照料,毕竟自己年事已高,无力照看。……一个下午,袁琳走了16公里山路。
“我把这些都记下来,汇报单位领导,给单位制定帮扶措施提供调查基础。”袁琳介绍,驻村以来,卫计局局长刘德盛基本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情况,举全单位的力量帮助桐梓梁村脱贫。
携手并肩摘穷帽村民致富梦不再遥远
今年,桐梓梁村被列入整村推进村,副市长彭必武联系帮扶,市卫计局结对帮扶,并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建南镇为整村推进村计划项目资金。桐梓梁村的修路计划有了资金支持。
76岁的王生元是五保户,走了大半辈子的山路,听说盼了几代人的公路这回真的要开始修建了,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要入土了还能看见村里修路。”测量队来到村里,他自告奋勇,在海拔至1米的山腰上带领工作人员测量,他手拿镰刀走在队伍前面,清理荆棘,动作十分麻利。
4公里通村路最早4月就可以动工,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路的事情有着落了,村民要脱贫,还要有产业支撑。市卫计局药材专业人员刘镇权发现桐梓村坡地利水,土壤较为肥沃,适合种植贝母。经过大家一致商议,计划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贝母、山桐子亩,引导村民利用大山优势条件发展林下经济,养殖土鸡,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村集体阵地建设也有了规划,在秦文忠家门前0平米的空地上,将修建村办公室、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卫生室,从村口到自家老屋,“流浪”的办公地点终于定下了。
市委政府作后盾,干部职工倾心帮扶,桐梓梁村民的致富路不再遥远。
想了解更多利川资讯?请长按下方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