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炜(.3-.3),年3月出生于贵州遵义老城祝厘寺对面。年进入黄埔军校,第7期毕业。曾参加过凇沪抗战、武汉保卫战、云南松山战役,在收复松山打通滇缅公路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获青天白日勋章。年12月在贵州普安与张涛等人发动89军通电起义中进行了积极的工作。年12月,王光炜同志参加革命工作后,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公安学校、武汉军区第一公安学校任军事、战术教员,年1月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年8月,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厅级)参事。其间,曾任政协贵州省第二、三、四、五、六届委员、政协贵州省委员会总务处副处长、政协贵州省第二届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贵州省黄埔同学会顾问。王光炜同志遗体已于年3月30日在贵阳火化。
年任税警总团第一支队司令何绍周的副官。
年7月,何绍周调任陆军一○三师师长,王光炜又到该师部任中校副官处主任,参加武汉会战。
王光炜的哥哥王光樾,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
王光樾(年-?),遵义人,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年12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东征军总指挥蒋介石在汕头接见赴俄的四十多个留俄学生,并共进晚餐。年1月回国参加北伐。
王光樾从小就特别聪明,是个语言天才,在遵义念书的时候年年英语考第一,可以和洋神甫谈论《圣经》的原文。按道理这种人应该去读外国语学院才对,可他偏偏要去考黄埔。到了军校,又迷上了俄语,开口苏沃洛夫、闭口库图佐夫,没过多久就能够和苏联顾问聊天了,蒋介石校长一看,人才啊!于是就把他送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陪蒋太子蒋经国读书。
到了苏联,王光樾继续发挥天才优势,开始自学德文,结果居然很快就能看懂原版的《资本论》,评论起*主义头头是道。更绝的是,他写外国字的时候用的却是毛笔,一行行清秀的铁线文就连洋人见了都觉得稀奇,弄得各个班级办墙报都来找他帮忙。王光樾英文、德文、俄罗斯文都会,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可以交流,文的武的都懂,样样都能来一套,真是大受欢迎、出尽了风头。国内的蒋介石校长对他十分满意,委托严重总队长奖励给他卢布和一块金表。
年,王光樾奉召回国。这时候国共两党已经闹翻,双方正杀得眼红,王光樾既是国民党又是GCD,坐在从海参崴到上海的轮船上左右为难。船近黄埔港,突然,他把随身的行李扔进了海里(谁也不知道那里面装了些什么),然后就和几个俄国水手打起架来。打着打着就被打昏了,醒来以后直喊头疼,没过几天,他就疯了。
这一疯就疯得很彻底,不仅先前学的外国话全部忘光,就连中国话也不会说了。医院去探望他,只见王同学张着嘴:“嗬嗬嗬,喔喔喔……”,不知所云。蒋校长只好留了几百块大洋、又在他的衣兜里塞了张字条:“王光樾同志,我来看你,你不说话。我们的敌人已经消灭,请你放心,安静养病”校长大人带了头,其他师生也只好跟着学,都来给王光樾送钱、塞字条。王同学一视同仁:“嗬嗬嗬,喔喔喔……”
从年到年,王疯子住遍了广州、南京、重庆、医院,反正中央军校的薪金册上有他的固定开支,他可以衣食无忧、轻松自在。据说,他平时和小护士还是有说有笑的,可一遇到正经人就变成“嗬嗬嗬”了,谁也拿他没办法。
解放后,王光樾被丢在了大陆,这下子,轮到中山大学的GCD同学去看望他了。结果见了面,老王还是“嗬嗬嗬,喔喔喔”……无奈,只好再写字条:王光樾同志,我们的敌人已经消灭,请你放心,继续养病吧……
于是继续养病,最后在遵义老家寿终正寝。身后留下两个谜:其一,年的时候,他扔进海里的行李中到底装了些什么?其二,王光樾这家伙到底是个疯子还是个天才?
王光汉(?-),字雨膏,贵州遵义人。贵州陆军讲武堂二期步兵科(与柏辉章为同班同学)毕业、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毕业(陆军大学迁遵义时)。早年在黔军任职,年任国民革命军第10军29师3团团长,年任第2师独立2旅3团团长,年10月离职,年任第25军1师参谋长,年任第师参谋长,年任豫鄂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少将参谋长,年任苏鲁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年12月兼任第89军副军长,未到职,年任第13军89师代师长,年初任湘桂黔边区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同年春任第3方面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10月兼任上海日侨管理处处长,年5月退役,年5月留居上海,向解放军军管会登记。
王光汉的姐姐王光敏是柏辉章的妻子。
王光汉,遵义老城人,柏辉章夫人王光敏的亲弟弟。王光汉也是贵州陆军讲武堂二期步兵科毕业,与姐夫柏辉章当年是同班同学。王光汉后来入读已迁至遵义的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官至第四集团军中将参谋长,军长胡宗南,那位差点毁掉柏辉章抗战功绩的人,后面会讲到。说来又是巧合,王光汉年1月任湘桂黔边区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当年就是他率领部队从贵州独山把入侵的日寇驱赶出境,并追击至广西柳州。抗战胜利后随军到上海参加接管工作,一九四六年退役,在上海遗留日侨管理处工作,任处长。一九九四年在合肥去世。
年,在上海的一条陈旧弄里王光汉住宅里,柏辉章的孙子蒋晓放见到了舅公王光汉。
蒋晓放一九七八年“抓住青春的尾巴”,在几百人录取一人比例的高考中胜出,只身来到上海,让王光汉大为兴奋,这是许多年来贵州老家没有传来过的好消息。他为远道而来的后生晚辈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席间一个劲地往晚辈碗中夹菜。
王光敏(年-年),柏辉章夫人,王光汉的姐姐。出生在遵义老城杨柳街。她父亲王良惠的房子与柏杰生(柏辉章父亲)的大宅子相隔不远。
王光敏自从一九三五年五月跟随柏辉章的师开拔离开贵州后,在各个抗日战场辗转,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丈夫上前线后,自己带着孩子有时留在河南宜山,湖北大悟,或滞留在武汉,后来又南下到湖南耒阳居住,最后总算在江西赣南,有了一段短暂的稳定岁月,抗战胜利后,全家又去到上海、四、五年时间,上海南京两头跑。十四年来的生活简直是颠沛流离,除了赣南和上海,以前的每个地方几乎都住不上一年又该挪窝了,多年在外乡漂泊了,但王光敏一口遵义话乡音浓郁未改。
王家烈(-)、中将。字绍武,贵州桐梓人,生于年7月10日。贵州讲武堂、陆军大学特别班第2期毕业。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2师师长,年5月任第25军副军长,年7月任湘黔边区剿匪总司令,年任第25军军长,年3月任贵州省政府主席,年率部追堵红军,年2月任剿匪军第2路第4纵队司令,同年因与红军作战失败被免职,改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年8月任第20军团副军团长,10月调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年任军政部参事,年5月退役回遵义闲居,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年7月任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1月在贵阳参加起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省中苏友协理事。年8月11日在贵阳病逝。
王文光,字朴卿,20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毕节珠市街恒豫丰转,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
王德馨,字克明,32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老黄平县老理坝长庚街王万春转,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
王光炜,字瓯民,19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遵义老城祝厘寺对面,黄埔军校第七期学员。
王季安,28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思南,贵州思南塘头街邮局转黄埔军校第六期炮兵科学员
王景华,字闰生,23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仁怀,贵州仁怀县毛台村德和祥药号收转羊子营,黄埔军校第八期学员。
王祖槐,字念祖,26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遵义,贵州遵义老城营门口街漆春亭先生转,黄埔军校第八期学员。
王世熙,字介夫,24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余庆,贵州余庆县东门外邮局转,黄埔军校第八期学员。
王承德,字俊明,21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毕节,贵州毕节县平街,黄埔军校第十期学员。
王震雄,22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婺川,贵州婺川县南街,黄埔军校第十期学员。
王光鼎,字佑民,20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黔西,贵州黔西县大关镇邮局转交在箐镇,黄埔军校第十四期学员。
王子彬,21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婺川,四川彭水保安家楼杨汉纪转,黄埔军校第十六期学员。
王萍,字静波,22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湄潭,湄潭义泉镇邮局,黄埔军校第十六期学员。
王文光,字照容,23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思南,思南塘头,黄埔军校第十八期学员。
王恕君,字启忠,26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思南,贵州印江合水场,黄埔军校第十九期学员。
王守谟,21,贵州桐梓,贵阳禹门路虎峰别墅遵义老城大井坎四邮,黄埔军校第二十期学员。
王萍,字经镶,22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毕节,贵州毕节胜利路廿三号,黄埔军校第二十期学员。
王中强,22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黔西,贵州省黔西县滥泥沟,黄埔军校第二十三期学员。
王国华,22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湄潭,贵州湄潭永兴中山路十号,黄埔军校第二十三期学员。
王纲,19岁(黄埔军校登记年龄),贵州仁怀,贵州仁怀县茅台二郎滩郑侠转回龙乡临江场莪和村,黄埔军校第二十三期学员。
王诗宾,年遵义“反帝拥苏同盟成立大会”代表。
王坪,年从外地返回遵义隐蔽活动,遵义“反帝拥苏同盟成立大会”代表,中共地下党员,本身生活无着,把家中仅有的半头耕牛卖掉入股创办革命书店。
王继彭,年,在马蹄石壁庄两路口(现田坝组)扶持庙创办私立扶持小学。
王恩智,中共地下党员。年5月,中共遵义遵金特支(古蔺人余晖委书记)在西安东流寺后面竹林中建立中共马蹄支部,华金玺任支部书记,王恩智任组织委员,张之寿任宣传委员。
王恩厚,中共遵义地下党员。
王恩烈,中共遵义地下党员。
王葆康,遵义《民铎日报》经理,按中共遵义地下党的要求,解放时完好保存了报社的印刷厂,为解放后遵义的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民铎日报》于年12月1日创刊。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民铎日报》印刷厂后,改组创办了《遵义新闻》报社。
王义,解放后中共绥阳县县委书记。
王荷生,年1月5日,军事代表王荷生,带一警卫员到务川协商务川的和平解放事宜,成立“务川县人民解放临时委员会”。王荷生于1月15日回遵义述职。2月13日,驻正安的解放军团1营1连进驻务川。3月,遵义地委军分区遵省委省军区决定战略转移,撤出务川。直至9月,全面剿匪胜利,重新返回务川。
王福堂,解放时黔北土匪武装部队野战副司令。年6月21日至7月21日,贵州省军区首次统一部署瓮安、余庆和湄潭结合部三角地区,对盘踞是地土匪“三二九部队”实施围剿战。历经20余天,消灭匪众3千余人,活捉匪首“野战副司令”王福堂。此间,遵义军分区组织的6月“东线合围”,7月份的“两线合围”和9月的务、正、道合围后,全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收复了务川、正安和道真县。
王先华,为家住桐梓红花园的积年巨匪。年元月以后,王依附卢杰,聚众人,称“黔北反共救国军”司令,流窜桐梓、绥阳和遵义,曾攻打绥阳县城。元月中旬,在板桥石落垭口,袭击杨勇省主席。6月,王匪攻打四面山工厂,匪部受重创,个人腿部中弹,在杨家湾(泥巴墙)养伤。板桥党政领导偕同名望绅士前往劝降,舌战说服。王终于带队向政府投诚。
(待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