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阳是桐梓县花秋镇人,现就读北京工业大学通信系,经北京市评选,王远阳入选“首都高校十大励志人物”候选人进入投票环节,在25名候选人中,他是北京工业大学入选的唯一一名学生,也是首都高校唯一的一名大学一年级学生。
据悉,王远阳系花秋中学届初中毕业,桐梓一中届毕业生,中学时期历任班长职务六年,且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并获得遵义市励志奖学金!年,考入北京工业大学后,王远洋任通信系班班长,并入选届北京工业大学杰出学子计划。然而,他的过去并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磨难重重,命运多舛,曾经做过两次大的手术。
王远阳天生患有慢性癌症,由于家境贫寒,爷爷常年卧病不起,家里无法承担他的医疗费用,于是父母放弃了治疗,只能听天由命,但出人意料的是他自幼活泼开朗,性情温和,病情并没有恶化,而是渐渐转好。可是由于肿瘤长在大脑命心,一直压制神经,使得他思维迟钝,反应缓慢,常常口舌不顺,小时候一直被认为学习智障!读完小学识字极少,连算数也不会,因而被周围的人所瞧不起,家人几乎对其也不抱任何希望!
然而小学期间,另外的不幸再次降临到他的身上,因为爷爷奶奶常年有病,父母在外务工,所以年幼的远阳与两位哥哥就担起家庭的各种事务,每天要早起给牲口准备饲料,精心除草种庄稼,做饭洗衣,照顾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然后才上学,春去冬来,日夜如此坚守,常常背负过重压力!7岁那年,不知不觉睾丸精肿,其痛无比,于是爸爸赶回老家,带到县城动手术,脱离了生命危险,然而还是经济问题,没有住院保养,小小年纪就落下严重贫血的病根,至今时常体虚。这是王远阳的第一次手术!
上了中学,他对英语很感兴趣,奇妙之事竟发生了:他用反推英文音标的方法学会了汉语拼音,这大大增强了他的学习信心,也鼓舞了他的青春志气,同时给家人带来一丝安慰。但是在这个时候,厄运再次悄悄降临到这个不幸少年的身上,14岁那年的冬天,王远阳不幸癌症病发,头疼难忍,人事不清,幸而及时送到遵义市医学院抢救,挽回一命,然而脑命心留下了深深的疤痕,这是他的第二次手术!
令人欣慰的是,经过两次手术的考验,王远阳更加珍惜生命的来之不易,此后他一直克勤克俭,立志“振兴中华”,坚定“努力迎来一切,奋斗创造辉煌”的信念,勤奋读书,夜以继日,除此之外,他为人谦逊,做事诚恳,初中开始一直担任班长;中考被录入县城第一中学,经过不懈努力,又考进精英班,且成为火箭班班长;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创新,品学兼优,广泛阅读,最后以远超贵州省一本线分的分数被录入北京工业大学。
年也是他人生多变的一年,这年3月份,正当春晖茂盛之时,突如其来的冰雹将农田里的庄稼砸得碎稀,留下一片荒凉,颗粒无收,经济断绝。然而,祸不单行,就在高考前夕,王远阳家中又遭遇了不明原因的火灾,仅有的一头牛也被烧死了,使得生活更加困苦!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但王远阳从未放弃,毫不气馁,不向困难低头。如今家中三兄弟同上大学,大哥就读于北京兴华大学,二哥在沈阳工程大学,远阳则考取了北京工业大学。
年9月,他独自一人经过43小时的旅程,来到北京工业大学,入校后积极主动,极具责任感,品学兼优,成为班班长;在老师的领导和同学的帮助下,班级创建尤为出众,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他懂得:赢得赞扬之后,更应该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他认识到,将成功视作一个新的起点,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只有努力攀登,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高的起点,才能登上事业巅峰。
进大学以后,他完全没有半点的松懈,始终学习刻苦,孜孜不倦,勇于克服学业困难。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没有电脑,于是对他来说,学习C语言成为一大难题,但是他求学态度认真,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总结,主动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并与同学组队开发程序,在最后的C语言实践课题考察环节取得95分的优异成绩。在北京工业大学,不论阴晴冷暖,他每天都会早起读书,当别人还在朦朦酣睡之时,他已在树荫下大声朗读;每一堂课总会发现他坐在第一排,专心致志,敦敦听教;寒冬之际,天亮得晚,图书馆开门较迟,清晨寒风凛冽,他便蹲在图书馆门口,借着微弱的光线背诵英文,如此持之以恒,他的英语口语突飞猛进,期末口语取得分。大学没有开设语文课程,他深感遗憾,除了每天在图书馆学习之外,他总会借一两本书,晚上在台灯的灯光下,读到深夜方才休息。他认为“阅览千古经典乃人生幸事!”
同时,他思想淳朴,乐观向上,积极入党,现已是中共预备党员;他性情温和,心态平衡,乐于奉献,在学习之余多次去北京永生小学支教,传递爱心;他还热心公益,不计得失,多次参加如北京汽车博物馆志愿服务等活动。经过他的刻苦努力,他成功入选届北京工业大学杰出学子计划!
最重要的是,王远阳有一颗感恩的心,懂得感恩父母、老师,以及身边所有的人。大一入学不久便是教师节,他带领全班同学,精心为老师们准备了感恩晚会,以活动、送花和朗诵等形式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谢意!他始终坚信:决定人生的不是成绩,而是人的人格与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