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马鬃苗族乡中岭村茶旅产业以“村集体+农户+合作社+公司”发展模式推进“三变”改革,将当地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发展,全村共入社户,社员人,入社入股田土亩。年,村民新增财产性收入.53万元,工资性收入.76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新增16.82万元,实现整村脱贫。
一、选好选准产业,谋定后动。
产业的选择,事关经营主体的生死存亡,事关当地群众的发展和稳定,事关“三变”改革成败。贵州森航集团公司之前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年,公司转型到马鬃发展红苗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发现马鬃苗族乡中岭村、中岗村、龙台村、梅子村一带长有大大小小的古茶树,最长寿命达年以上,针这一现象,森航公司通过邀请贵州茶科所有关专家学者到现场实地调研和对当地的气候、土壤、水质等指标的送检,判定当地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黄金牙、紫鹃、龙井、白茶等4种优质茶品种,同时又是市场前景比较好的品种,经反复论证,确定在马鬃乡中岭村一带发展茶产业。
二、做好做优规划,明确目标
产业选得再好,没有科学的规划,往往会在进程中迷失。马鬃乡中岭村在发展茶产业的同时,结合当地特有的红苗文化风情,坚持茶旅一体化发展思路,经过反复比选,聘请国内一流的专业团队,把茶苗按红苗芦笙舞、中国地图、天安门、中国梦等图腾模板进行栽种,整个茶叶基地就是一幅幅大地艺术,并在核心基地建造了茶道馆、茶圣广场、茶趣广场、状元广场、祭祀广场等文化旅游硬景观,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将茶文化、红苗文化、大地文化融为一体。同时,公司还对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品茗等全产业链实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着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三、建好筑牢堡垒,强化组织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马鬃乡是桐梓县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乡,由于自然条件和文化差异,村民相对闭塞,企业与之正面沟通存在相当难度。中岭村在发展茶旅产业工作中,马鬃乡党委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村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马鬃乡中岭村茶产业专业合作社,村支部书记担任理事长,通过“村社一体”的方式,快速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把资源集中起来、把产业发展起来,村民和村集体的资源资产资金通过先入社、后入企的方式变为股东,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村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定好定全模式,互利共赢
一是以“保底分红+效益分红”模式保障农户收益,农户和村集体的田、土前5年分别元、元入社入股保底分红,以后每5年递增元,同时公司每年将收购茶青总额的5%用于效益分红(其中3%用于二次分红,2%用于劳务效益股);二是以“固定分红”模式保村集体收益,合作社将村集体山塘、沟渠、道路和红苗风情等资源以3%的股份入到森航公司,作为中岭村集体股,集体股分红收益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公益事业建设、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等;三是“扶贫资金变股金”模式保贫困户收益,中岭村将60.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注入到合作社,作为43户贫困户入股分红资金,森航公司按6%固定年化收益率分红到合作社,合作社再量化到贫困户,年,该村的贫困户总分红元,户均分红元;四是成立劳务公司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岭村以茶叶种植、茶叶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业务,成立了中岭劳务有限公司,负责对茶旅产业的劳务输出、业务培训、人员管理等,森航公司按劳务工时费5%的标准支付给村劳务公司作为报酬,村劳务公司将收入40%用于运行经费,60%用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来源:桐梓县三变办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百癣夏塔热片效果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十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