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麓湖
通海县境内的高原湖泊杞麓湖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为滇中高原陷落性内陆封闭型湖泊。湖泊总面积37.26平方公里,湖容1.8亿立方米,平均水深4米,是通海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
卢贵谦摄
诗情画意里的杞麓湖
在大多数通海人的记忆里,杞麓湖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一弘静水,是古今文人吟咏的一方胜景。
卢贵谦摄
杞麓湖与秀山遥相呼应,营造出撩人心弦的美景:
槛外湖光千顷碧,座中山色四围青。
山净且无尘一点,湖平惟有鹭双飞。
它与古城相依相伴:
一水抱城郭,看柳渡渔庄,螺洲蟹舍,岚平烟静,置身宛在画图中。
曲槛回栏外,水天一色,烟火万家,真画境也。会心原不远,君试读岳阳记,披豳风图。
卢贵谦摄
生态建设让杞麓湖再现万顷湖光天然图画
半个多世纪以来,杞麓湖几经变迁: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农业发展以及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杞麓湖水体富营养化不断加剧,水质逐步恶化为劣Ⅴ类,母亲湖形同病重的老人。
沿湖而居、环湖而作的通海人渴望看到杞麓湖水昔日的碧波美景。
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之中。卢贵谦摄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杞麓湖保护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坚持依法治湖,强化工程治湖,推进科学治湖,突出全民治湖,着力构建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格局,全力推进杞麓湖保护治理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通海杞麓湖作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项目接近尾声,该项目将把杞麓湖湿地建设成为集生态保护、科普宣教、旅游观光和生态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卢贵谦摄
“十二五”、“十三五”以来,通过大力推进“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和各种非工程措施管理,使杞麓湖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通海县全面推行县乡村组“四级河(湖)长制”,29名县级领导担任47条河道县级河长,县、乡、村、组共设河(湖)长名,河道责任单位41个,条(个)河湖库渠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实现区域、流域“管、治、保”三位一体全覆盖,持续深入打好杞麓湖碧水保卫战。
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卢贵谦摄
近三年来,保护治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稳步推进。中河、红旗河、者湾河、大兴河等入湖河道生态治理和末端湿地建设及湖滨带修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已逐渐呈现出秀丽风光和宜人景致。
施工现场卢贵谦摄
通过大力推进“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和各种非工程措施管理,使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杞麓湖调蓄水隧道、主要入湖河道垃圾拦截、柿花树应急补水等工程建成营运,环湖截污、生态维护通道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推动了湖泊保护治理向精细化迈进。
湿地施工现场卢贵谦摄
年至今,杞麓湖水质综合评价为Ⅴ类,并逐步向好。
卢贵谦摄
从劣Ⅴ类到Ⅴ类,是杞麓湖保护治理艰难历程中迈出的可喜一步。如今的杞麓湖湖面开阔、风光绚丽、生态良好,水质持续向好,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卢贵谦摄
南岸湖堤生态修复项目种植的垂丝海棠、桂花等乔木和地被植物,湿地内的香蒲、睡莲、美人蕉等错落有致、生机盎然,新铺设的生态走廊游路蜿蜒,充满诗意。盛开在生态走廊沿线的各色鲜花娇艳妩媚,美不胜收,形成了一段一特色、一步一风景的靓丽景观。
卢贵谦摄
年12月20日,位于杞麓湖畔的通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投入试运行,主要收集秀山街道、九龙街道、四街镇等区域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改善杞麓湖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年12月20日,通海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
随着保护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周边环境的持续改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海鸥飞临杞麓湖越冬,人鸥同乐趣无穷。
杜建明摄
构建人水和谐美丽家园
在通海秀山海月楼挂有一匾:“高开洞庭野”,是通海清代诗人、书法家阚祯兆所题,将杞麓湖和肥沃的通海坝子比喻为洞庭湖及其周围平原,寄托了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卢贵谦摄
卢贵谦摄
如今,杞麓湖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项目正有序加快实施。杞麓湖南岸环湖截污工程已完工,西南岸、西岸、北岸、东岸的工程建设正在抓紧推进。杞麓湖一级保护区的“四退三还”工程顺利推进。
卢贵谦摄
通海县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杞麓湖保护治理攻坚战,到年底,杞麓湖水质将稳定达到V类持续向好,杞麓湖流域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湖泊污染有效遏制,水质持续改善。逐步形成河湖水质优良、生态系统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人水和谐美丽家园。
卢贵谦摄
卢贵谦摄
玉溪日报特约记者:师云波
编辑:韩娅娇 赵书艺
审核:杨雪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
~~~~~~~~~~~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