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共游泳池卫生问题屡被曝光,如何挑选干净卫生、水质合格的游泳场所?其实,我们在进入游泳场馆前,一定要看其是否具备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以及年度检测合格证。同时,还要观察泳池是否公示池水的PH值等相关指标自检情况。
我们自身还可以做哪些防护措施?洗澡时,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身上长了一些“小肉粒”,这就是人们俗称的“瘊子”,学名叫作“疣”,感染者一定要避免抓挠、搓澡,同时避免与家人共用毛巾、搓澡巾等。
我们在游泳池里,手脚的皮肤长时间泡在水中,角质层容易肿胀起皱,在和物品接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小划痕。某种程度上,确实给病菌进入皮肤制造了机会。说到这也许有人要问,那要怎么预防“疣”呢?永远不游泳行不行?不游泳也有可能患疣,所以防是防不住的。
现在很多暑假,家长给小孩报游泳班,每周一到周五都到游泳馆上课,我们要教小孩做好自身防护:
首先,只要皮肤有小伤口,比如脚底有破损,哪怕擦破一点点皮,病菌就有可能进入皮肤,形成疣,这个时候尽量不去游泳,等伤口好了再去。好在这个,它不是什么大问题,一部分“疣”放着不治疗也能自行消失。
其次,建议游完泳回到家消毒一下,另外保持脚底干燥也很重要。
最后,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勤换衣物等,保持室内的环境卫生及通风良好。
同时要注意定期煮洗毛巾、浴巾,清洗、日晒生活用品,不用公共脚盆、拖鞋等。坚持锻炼身体,这样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