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弘扬桐乡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我市非遗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紧密融合,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实现非遗让生活更美好的美丽愿景。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心手相传互联互通”桐乡市乌镇竹编传承基地揭牌、授艺活动于6月3日上午8点在乌镇镇陈庄村北庄举行。
钱鑫明是土生土长的乌镇镇陈庄村人,也是嘉兴市级非遗传承人,钱鑫明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竹编技艺,40余年间为推广竹编工艺多方奔走,不遗余力。而其子钱继淮、钱利淮同样继承父辈衣钵,致力于竹编手艺的传承。年,钱利淮创立了竹编品牌“竹芸工房”,不断探索老手艺传承的新方式。目前竹芸工房已经初步形成“竹编精品设计与制作”、“竹编课程开发与教授”、“竹编DIY产品研发与推广”、“互联网线上及实体门店线下销售”等四大块内容。
此次在我村举行的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心手相传互联互通”桐乡市乌镇竹编传承基地揭牌、授艺活动上,我村非遗传承人钱鑫明、以及张渭清等竹编手艺人向人们展示了一根竹子怎样通过竹编手艺一步步的变成了一张竹扁、一个竹篮、或者是一件竹编工艺品。当天在竹芸工房还开展了免费的“乌镇竹编课堂传承授艺课”,让在场的竹编爱好者以及小朋友们通过竹芸工房研发的竹编DIY产品亲手制作了一个个的小竹篮。
在此次活动上“竹芸工房”被授予“桐乡市传统工艺美术青年大师工作室”、“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竹编分馆”、“桐乡市文化产业传统技艺(竹编)培训基地”。“竹芸工房”作为“乌镇竹编”分馆,开放后将充分发挥展示、传承、体验三大功能,凸显地域和区位优势,利用“互联网+传统工艺”的传承实践方式,努力扩大保护传承人群,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竹编手艺重新带回大众视野,为乌镇竹编的保护和传承开辟新的路径。此次“乌镇竹编”传承基地的揭牌,更是为竹编传承又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文/乌镇镇陈庄村黄嫔倩)
赞赏